[发明专利]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2528.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王恺君;柳发霖;何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显示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封框胶贴合热膨胀系数不相等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框区域;S2.加热所述封框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得封框胶固化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粘结在一起,同时使得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产生不同的尺寸变化量。本发明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具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温度变化量,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尺寸变化量。而由于封框胶已经在边框区域位置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黏接在一起,如此,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不同的尺寸变化量便会使得整个显示面板向着尺寸变化量大的那面基板弯折,从而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曲面显示装置发展的越来越快。相对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能带来更好的观赏效果,且能在相同的宽度下制成更大的尺寸。曲面显示装置一般采用塑料、金属薄片或者玻璃薄片等柔性基材作为基板,弯折方法一般是在加热状态下再增加外力使其弯折,但是这种方式形成的产品良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103984155A公开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利用封框胶粘合热膨胀系数不相等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框区域,得到对盒后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将对盒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从封框胶固化前的第一预设温度值加热到封框胶固化后的第二预设温度值;对加热后的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冷却处理。由此可见,封框胶固化之前呈胶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受热膨胀发生形变不受封框胶的束缚,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无力的相互作用;封框胶固化后冷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框区域固定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冷却后收缩,因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框区域固定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不同收缩率收缩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具有力的相互作用自然发生不可逆的形变,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本发明在封框胶固化之后因冷却收缩且二者之间固定连接,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弯曲,无需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外表面设置固定装置,例如铁框,固定第一基本和第二基板使其保持弯曲状。通过上述过程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结构简单且良品率较高。但是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待封框胶固化完全后,采用冷却变形,封框胶的形状会一定程度上限制基板的变形,达到的曲率可能性会很小。另外,若基板热膨胀系数和封框胶的冷却系数不匹配时,可能就会造成封框胶解封,漏液。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封框胶贴合热膨胀系数不相等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边框区域,得到对盒后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S2.加热所述封框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得封框胶固化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粘结在一起,同时使得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产生不同的尺寸变化量,形成所述曲面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封框胶为热固化型封框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是钠钙玻璃,第二基板是无碱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采用三个阶段程序升温。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阶段程序升温的条件为:
第一阶段:从室温升温至80-100℃,保温5-10min,气压保持在0.03-0.05MPa;
第二阶段:80-100℃下保温30-40min,气压升至0.05-0.08MPa;
第三阶段:升温至160-180℃,保温50-70min,气压保持在0.05-0.08MPa。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阶段程序升温的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2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