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加热式发热体及低温烟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1603.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福;钟科军;郭小义;黄炜;代远刚;尹新强;易建华;王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43114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邹剑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区域 发热片 烟具 发热载体 发热电路 发热体 出烟 分段加热式 并联设置 持续加热 电极连接 分段加热 混合加热 加热过程 电极 抽吸 附着 加热 流场 烟支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加热式发热体及低温烟具,发热体包括发热载体、发热片和电极,所述发热片附着固定在发热载体上,所述发热载体表面分成至少两个独立发热区域以及相邻独立发热区域之间的混合发热区域,每个独立发热区域上的发热片通过电极连接在发热电路上,相邻独立发热区域对应的发热电路之间并联设置;相邻独立发热区域上的发热片分别延伸部分到混合发热区域上,对该区域进行持续加热。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段加热和混合加热的方式,缩短了低温烟具加热出烟的等待时间,并且使得整个烟支加热过程中出烟流场,使得低温烟的抽吸具有更好的体验感,提高了低温烟具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烟领域,涉及一种低温烟具的发热体,特别是一种分段加热式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比如通过蒸发烟油形成可抽吸烟雾的电子烟和通过低温(150-300度)加热/蒸馏烟草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低温烟,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相比,电子烟与低温烟工作温度低,其所采用的烟油或低温烟支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因此,使用电子烟或低温烟能够极大的避免香烟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对于通过加热低温烟支产生可抽吸烟雾的低温烟,其加热方式一般分为包围加热和中心加热,其中,包围加热一般采用发热管作为发热体,使用时将烟支插入到发热管中,通电使发热管生热,将烟支加热。发热管通常为一个金属管(例如不锈钢),在金属管的外围包裹一层发热片,发热片采用金属(或合金,或多种金属分段设置)制成,发热片与金属管之间采用耐高温的薄膜隔开,发热片通电后发热,从而将金属管整体加热。
对于传统的包围加热的发热片,其均是以整体形式出现,在使用时,由整个发热片包围的发热管包裹在烟支(烟草段)的外围,将烟支进行整体加热。在烟支体积固定的情况下,加热烟支产生烟雾所需的功率大致是固定的,若将烟支进行整体加热,在电池能量密度受限的情形下,整体加热的方式往往会使烟支的出烟时间(即开始加热后能吸出第一口烟的时间)很慢,需要等待较长的出烟时间,而且出烟口数(开始加热后一支烟能够抽多少口烟)较少,降低了低温烟的体验感,极大的制约了低温烟具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整体加热的低温烟存在的出烟等待时间长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分段加热式发热体及低温烟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分段加热式发热体,包括发热载体、发热片2和电极3,所述发热片2附着固定在发热载体上,所述发热载体表面分成至少两个独立发热区域以及相邻独立发热区域之间的混合发热区域,每个独立发热区域上的发热片2通过电极3连接在发热电路上,相邻独立发热区域对应的发热电路之间并联设置;
相邻独立发热区域上的发热片2分别延伸部分到混合发热区域上,对该区域进行持续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独立发热区域和混合发热区域沿发热载体的轴向分段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片2在对应的发热区域沿发热载体轴向或周向呈连续弯折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发热区域内的不同发热片之间交错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发热区域内的不同发热片之间对半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分段加热式发热体中,所述发热载体为发热管1或发热芯1’;
所述发热管1采用对烟支包围加热的陶瓷管或金属管;
所述发热芯1’采用插入烟支内部进行中心加热的陶瓷棒、陶瓷片或者经绝缘化处理的金属棒或金属片。
优选的,所述的发热片2附着固定在所述发热管1或发热芯1’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发热片2附着固定在所述发热管1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控制方法、电子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三维网状储油雾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