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81462.8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波;李燕飞;肖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G9/02;A01G24/23;A01G24/22;C05G3/60 |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 地址: | 655802 云南省曲***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药 箱式 模具 定向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质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采用旋耕机深耕1~2遍后,自然暴晒10天以上后整平耙细;
②栽培箱的制备:制作一顶部敞口的长条形栽培箱,栽培箱底板上表面沿箱体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定植槽,所述定植槽为U型槽,槽宽为58~62mm,槽深为18~22mm,定植槽其中一端栽培箱箱壁上对应加工有相同数量的排水孔,每个定植槽中的水分可通过排水孔排除箱外;
③开沟理墒:根据地块地势进行开沟理墒;在开沟理墒的方向与土地坡向垂直的情况下,开沟理墒时,沟宽40~60cm,沟深不低于25cm, 第一墒墒宽20~40cm,从第二墒开始每墒墒宽90~110cm;在开沟理墒的方向与土地坡向平行的情况下,开沟理墒时,沟宽40~60cm,墒宽40~60cm,沟深不低于30cm;
④放置栽培箱:结合开沟理墒的方式,将预先制备好的栽培箱依次放入到墒包沟内;当开沟理墒的方向与土地坡向垂直时,采用栽培箱的长度方向与沟向垂直的方式,把栽培箱未设置排水孔一端放在第一墒的墒面上,设置有排水孔一端放置在沟中,且设置有排水孔一侧的箱壁下段与下一墒墒角紧靠,依次并列摆放;当开沟理墒的方向与土地坡向平行时,采用栽培箱的长度方向与沟向平行的方式,即在每沟的坡度高的一头垫不低于30cm的土埂,把第一个栽培箱未设置排水孔一端放在土埂上,设置有排水孔一端顺沟放入,下一个栽培箱未设置排水孔一端放置在第一个栽培箱设置有排水孔一端上,依次摆放;
⑤放种种植:放种时先在种植槽内放入3~5cm厚的营养土,然后将预先消毒处理后的山药种放置在定植槽中,每个定植槽放置一苗山药种,所述定植槽内的山药种放置在栽培箱的垂直高度较高一端,且山药种的顶芽朝上;
⑥施肥:山药种种植完后,在栽培箱内每亩施入2000~3000kg腐熟的有机肥;
⑦覆土:将墒面两边的熟土回填到栽培箱内,填满即可;
⑧田间管理:山药种出苗后的搭架引蔓、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按山药的常规栽培方法进行即可,山药出苗后应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种植前期用孔塞堵住排水孔,进入雨季后应打开排水孔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的含水率在60~70%;
⑨采收:山药种苗枯萎后即可进行山药的采收,采收时,先将栽培箱内的土表扒出5~10cm后,再依次把栽培箱侧翻180度,人工提取栽培箱后即可方便的采收山药块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⑥中,施肥时还同时施入45~60kg三元复合肥、2~3kg生物菌肥、2~3kg微量元素肥和0.5~1kg杀虫剂,所述微量元素肥包括按任意比例组合的铁肥、锰肥、锌肥、铜肥、钙肥、镁肥和硼肥,所述三元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⑤中,所述营养土为锯木屑、食用菌废料或玉米杆碎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定植槽的数量为3~10个,栽培箱敞口端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栽培箱底板的长度和宽度,每个排水孔配一个软塑料孔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波,未经李家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4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果参的育苗和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克服连作障碍的地黄种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