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1379.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峰;黄鹏飞;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B21C2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段 挤入 挤出段 正挤压 挤压 成形型腔 管材挤压 冲模 模具 变形 材料性能 材料组织 挤压变形 挤压成形 插入型 管材 上端 中空 棒材 镦粗 | ||
一种管材挤压模具,包括冲模、型芯和型模;所述的型模为一中空的圆柱体,中空部分为成形型腔,所述的成形型腔包括挤入段、右偏挤压段、左偏挤压段、正挤压段和挤出段;挤入段、右偏挤压段、左偏挤压段、正挤压段和挤出段内插入型芯,挤入段的上端与冲模接触;使用时,第一预挤压管材依次经过挤入段、右偏挤压段、左偏挤压段、正挤压段和挤出段的变形,完成第一预挤压棒材的挤压变形;本发明具有将镦粗和挤压相结合,比传统单纯挤压成形更大的变形程度,有利于材料组织的改善和材料性能的提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挤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挤压和镦粗是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两种基本成形方法,两种成形方式都能够有效地细化材料组织,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但在实际操作中,镦粗和挤压相结合的变形方式并不多见,同时,目前细晶材料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工序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及成形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挤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降低细晶材料制备管材方法的工序,提高可操作性和成形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材挤压模具,包括冲模、型芯和型模;所述的型模为一中空的圆柱体,中空部分为成形型腔,所述的成形型腔包括挤入段1,挤入段1的下端连接右偏挤压段2的上端,右偏挤压段2的下端连接左偏挤压段3的上端,左偏挤压段3的下端连接正挤压段4的上端,正挤压段4的下端连接挤出段5的上端;挤入段1、右偏挤压段2、左偏挤压段3、正挤压段4和挤出段5内插入型芯,挤入段1的上端与冲模接触;所述的右偏挤压段2的纵切面为直角梯形,左偏挤压段3的纵切面为平行四边形,正挤压段4的纵切面为非直角非等腰梯形。
所述的冲模为一管件,冲模的横截面为环形,内径为D1,外径为D,冲模的长度为1.2L~1.5L;
所述的模芯为一圆柱体,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D1,模芯的长度为1.8L;
所述的挤入段1为一圆柱体通道,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D,挤入段的长度为L;
所述的右偏挤压段2与挤入段1相连接的横截面为大圆,大圆的直径为D,右偏挤压段2与左偏挤压段3相连接的横截面为右偏圆,右偏圆的直径为D-M,右偏挤压段2的垂直长度为0.2L;左偏挤压段3与正挤压段4相连接的横截面为左偏圆,左偏圆的直径为D-M,左偏挤压段3的垂直长度为0.2L;正挤压段4与挤出段5相连接的横截面为小圆,小圆的直径为D-2M,正挤压段5的垂直长度为0.2L;
所述的挤出段5为一圆柱体通道,横截面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D-2M,挤出段的长度为0.2L;
所述的大圆的圆心和右偏圆的圆心在水平面投影上的距离为0.5M,右偏圆与大圆在水平面投影上内切,大圆的圆心和左偏圆的圆心在水平面投影上的距离为0.5M,左偏圆与大圆在水平面投影上内切,小圆在水平面投影上内切于右偏圆和左偏圆。
所述的大圆的圆心、右偏圆的圆心、左偏圆的圆心、大圆和右偏圆的内切点、大圆和左偏圆的内切点、小圆与右偏圆、左偏圆的内切点在水平面投影上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M的取值0<M<0.25D,0<D-2M-D1。
一种管材挤压模具的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清洁形型腔,在第一预挤压管材外表面、型芯和成形型腔上涂抹挤压润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