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81271.1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章伟;全文静;胡烨伟;闵信杰;胡雪峰;仇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六维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19/02 | 分类号: | C01G19/02;G01N2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丙酮 制备 传感材料 滴加 烘箱 二水氯化亚锡 混合溶液中 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 三维多孔 完全溶解 反应釜 灵敏度 氯铂酸 水杨酸 乙醇 滴入 分层 花状 水中 煅烧 离子 应用 掺杂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该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水氯化亚锡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后,加入氯铂酸搅拌均匀得溶液A;将水杨酸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作为溶液B;边搅拌边将溶液B滴入溶液A中,当溶液B滴至一半时暂停滴加;30‑45分钟后,继续向溶液A中滴加剩余的溶液B,滴加速度同步骤3的滴加速度,待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并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烘箱中反应8‑16小时后,将产物置于烘箱内干燥后的产物煅烧2‑5小时,即可。该制备方法所得丙酮传感材料是一种三维多孔花状的SnO2结构,具有多孔、分层和掺杂效应,在较低温度下检测丙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丙酮由于其有效的化学性质和低成本成为有机合成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医药工业。但丙酮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燃的气体,在浓度过高时,丙酮有一定的毒性,轻则可能会引起眼睛和喉咙的刺激,并引起恶心。
SnO2传感器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在选择性、寿命、可靠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研究者们通常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修饰改性等手段对SnO2半导体传感材料进行气敏性能的改进和加强,从而得到在较低温度下对一定浓度的丙酮气体有较高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和较快响应恢复速度的传感器。
申请号201610384382.1,名称为一种用于检测低浓度丙酮的气敏材料,属于气敏材料技术领域。该气敏材料组成是石墨烯量子点-SnO2,其中:石墨烯量子点的质量占气敏材料总质量的5-15%。以该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旁热式气敏传感器,在270℃工作温度下,对0.1ppm丙酮的灵敏度(空气中元件电阻与被测气体中元件电阻比值)在1.2-1.5之间,对1000ppm丙酮的灵敏度在100-140之间。响应恢复时间均小于50s,该元件在相同工作温度下对1000ppm的甲醛、乙醇、甲苯、苯、三甲胺气体的灵敏度均低于4.1,因此可以实现对空气中低浓度丙酮的快速检测。虽然该器皿材料成分简单,但检测丙酮的浓度有待降低,且灵敏度有待提高。
申请号201510192671.7,名称为氧化锡氧化铝基低浓度丙酮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气体传感器主要特点是:在氧化铝陶瓷管表面涂覆了双层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敏感材料,内层基体材料为Pt掺杂的纳米多孔SnO2,外层增敏材料为纳米多孔Al2O3。将涂上Pt掺杂的多孔SnO2基体材料的气敏元件经500℃焙烧2小时后,再将多孔Al2O3增敏材料均匀涂覆在外表面;室温下晾干后,按厚膜半导体气敏元件制作工艺进行焊接(包括引线铂丝及陶瓷管空腔内的镍-镉加热丝);老化,封装,即制得低浓度丙酮气体传感器。本发明制得的传感器对丙酮气体具有检测限低、响应恢复时间快、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制备方法比较繁琐,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SnO2传感材料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该制备方法所得丙酮传感材料是一种三维多孔花状的SnO2结构,具有多孔、分层和掺杂效应,在较低温度下检测丙酮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制备过程简单。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丙酮传感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二水氯化亚锡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后,加入氯铂酸搅拌均匀,得溶液A;
步骤2,将水杨酸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解,作为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六维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安徽六维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锡/纳米ZSM-5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氯化亚锡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