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非匀速通过时桥梁影响线的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81135.2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应旭永;徐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匀速 通过 桥梁 影响 测定 方法 | ||
1.一种车辆非匀速通过时桥梁影响线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所需测定影响线的离散测点进行测量,获得响应向量;
(1.1)设定第一采样频率为f;
(1.2)以车辆的设定车轴从桥梁始端上桥时开始采样,从桥梁末端下桥时结束采样,共计采样q次,对各离散测点进行响应测量;
(1.3)获得响应向量{R}为[R1R2…Rq]T,Rm表示第m次响应值,m取值为1,2,…q;
(2)采集车辆非匀速过桥的实时设定车轴位置信息;
(2.1)设定第二采样频率为fg;
(2.2)以车辆的设定车轴从桥梁始端上桥时开始采样,从桥梁末端下桥时结束采样,共计采样p次,对车辆的设定车轴的实时位置进行采样;
(2.3)获得车辆设定车轴的位置向量{d}为[d1d2…dp]T,其中,d1=0;与设定车轴位置对应的采样时间向量{t}为[t1t2…tp]T,其中,ti=(i-1)/fg,i取值1,2,…p;
(3)确定所需测定桥梁影响线的离散测点的间距;
所需测定桥梁影响线的离散测点沿桥长等间距布置,离散测点的数量等于响应采样次数q,桥梁影响线离散测点的间距x为:
式中:L表示桥梁跨度;
所需测定的影响线向量{φ}为[φ1φ2…φq]T,φn表示需要求解的第n个离散测点处影响线的值,n取值为1,2,…q;
(4)建立每一次采集响应时对应的设定车轴的位置求解方程,求解前述方程获得修正过的设定车轴的位置向量,结合车辆轴距,构造车轴位置矩阵;
所述步骤(4)具体为:
(4.1)求解第m次响应对应的时刻Tm:
m取值为1,2,…q;
(4.2)确定时刻Tm位于设定车轴位置采样时间向量{t}的哪两个元素之间,即计算:
式中,表示向下取整,则Tm时刻处于设定车轴位置采样时间向量ts与ts+1之间;s是采样时间向量的阶次;
(4.3)计算出Tm时刻车辆设定车轴的位置:
若Tm>tp,则令dm′=L;
(4.4)对所有q次响应使用公式(2)~(4)进行处理,得到修正后车辆设定车轴的位置向量{d'}为[d'1d'2…d'q]T;
(4.5)根据车辆设定车轴的位置向量{d'}和车辆轴距构造车轴位置矩阵[D],[D]为q×z阶矩阵,[D]中每个元素Dm,j表示第m次响应采样时第j个车轴距桥梁始端的距离,m取值为1,2,…q,j的取值为1,2,…z,Dm,j计算公式为:
Dm,j=dm'-Lj (5)
若Dm,j<0,表明第m次响应采样时第j个车轴还未上桥,则令Dm,j=0,z表示车辆的轴数;Lj为第j轴与第1轴的距离,j的取值1,2,…,z,其中L1=0;
(5)基于步骤(4)中的车轴位置矩阵,建立车辆荷载矩阵;
所述步骤(5)具体为:
(5.1)定义车辆荷载矩阵为[P],[P]为q阶方阵;
(5.2)首先将车辆荷载矩阵[P]中所有元素均设为0,即令[P]=0;然后,根据第m次响应采样时第j个车轴距桥梁始端的距离Dm,j对车辆荷载矩阵[P]中的相应元素进行赋值:
式中,Gj表示第j个车轴轴重;
(5.3)对步骤(4)中得到的车轴位置矩阵[D]中的每一个元素Dm,j使用公式(6)~(8)进行处理,得到车辆荷载矩阵[P];
(6)基于步骤(1)中的响应向量和步骤(5)中的车辆荷载矩阵建立桥梁影响线求解方程,求解前述桥梁影响线求解方程获得桥梁影响线向量,完成车辆非匀速通过时桥梁影响线的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1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