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80718.3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娟;陈维江;余辉;李志远;刘之方;时卫东;葛栋;贺子鸣;姚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胡秋立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闸 延时继电器 分闸 可控避雷器 特高压交流 合闸动作 预设延时 断路器 开关型 成功 操作过电压 断路器合闸 分闸动作 分闸命令 计时时刻 开始时刻 记录 延时 计时 发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接收第一合闸命令,记录当前的时刻为开始时刻,此时控制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合闸命令进行合闸动作,延时继电器开始计时;在延时继电器的计时时刻达到预设延时阈值前,判断控制开关是否合闸成功;当控制开关合闸成功并且延时继电器的时刻已达到预设延时阈值,向断路器发送第二合闸命令;断路器接收所述第二合闸命令,并根据所述第二合闸命令进行合闸动作;当断路器合闸成功并延时至操作过电压持续时间阈值后,控制开关根据接收的分闸命令进行分闸动作;当到达控制开关的分闸时间阈值后,判断控制开关是否分闸成功;当控制开关分闸成功时,控制结束,并记录当前的时刻为结束时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控避雷器控制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对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水平的迫切需求和操作过电压常规限制方法在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操作过电压柔性限制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将在变电站线路侧安装可控避雷器和在线路中部安装常规避雷器结合起来,深度降低操作过电压,取消断路器合闸电阻。可控避雷器技术是柔性限制方法的关键,目前主要聚焦于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研究。
开关型可控避雷器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避雷器本体和控制单元组成,避雷器本体分为固定元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MOA1和受控元件MOA2,控制单元(Control Unit,CU)由开关K和控制器组成,MOA2和CU并联。开关型可控避雷器主要用于限制由合闸和重合闸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使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在系统合闸和单相重合闸时,在站内断路器合闸前,预先将CU合闸,以限制合闸和单相重合闸引起的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过去后,CU分闸,MOA1和MOA2共同作用,以保障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在工频电压、工频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下,CU断开,MOA1和MOA2共同承担。开关型可控避雷器主要通过控制器在不同工况下对控制开关的投切,来限制由合闸和重合闸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使断路器取消合闸电阻。
开关型可控避雷器要实现对合闸操作过电压的限制功能,控制单元CU必须与断路器汇控柜、变电站控制保护系统密切配合。控制单元控制逻辑和控制时序的正确性对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功能实现和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特高压交流开关型可控避雷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合闸命令,记录当前的时刻为开始时刻,此时控制开关根据所述第一合闸命令进行合闸动作,延时继电器开始计时;
在延时继电器的计时时刻达到预设延时阈值前,判断控制开关是否合闸成功;
当控制开关合闸成功并且延时继电器的时刻已达到预设延时阈值,向断路器发送第二合闸命令;
断路器接收所述第二合闸命令,并根据所述第二合闸命令进行合闸动作;
当断路器合闸成功并延时至操作过电压持续时间阈值后,控制开关根据接收的分闸命令进行分闸动作;
当到达控制开关的分闸时间阈值后,判断控制开关是否分闸成功;
当控制开关分闸成功时,控制结束,并记录当前的时刻为结束时刻。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控制开关合闸失败时,向断路器发送不合闸命令,以避免产生高幅值的操作过电压。
优选地,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控制开关分闸失败时,向断路器发送分闸命令,以使线路停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