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0199.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瑜;刘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725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柴 嫩芽 鲜叶 揉捻 摊青 绿茶 群体 烘干 放入 提香 充分混合 工艺制作 合理配比 绿茶加工 杀青处理 烘干机 杀青机 提香机 杀青 选料 香气 加工 采摘 茶叶 洁净 明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2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揉捻:按照重‑轻‑重的原则进行揉捻;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本发明利用豆腐柴嫩芽及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经合理配比利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一种豆腐柴绿茶,大大改善了豆腐柴的口感,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口感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又名:豆腐木等,为马鞭草科豆腐柴属多年生落叶灌柴,是一种新型的药食两用植物,在陕西南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地山区分布较广, 豆腐柴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总糖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高于稻米、小麦、玉米、红高粱等农作物,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超过一半叶类蔬菜,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2.4%,果胶含量高达39.5%,营养价值极高等,其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性味苦寒、无毒,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豆腐柴茎、叶提取物有抗疲劳、降低胆固醇、改善微循环,保护坐骨神经和软组织损伤的作用。目前,对其开发利用多在利用其果胶含量高的特点制作豆腐上,而鲜有利用豆腐柴叶制作茶饮工艺,且为用豆腐柴成熟叶与其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的发酵酵素茶饮,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特性。豆腐柴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单独作为原料开发茶饮色泽厚重、苦涩味明显,香气不足,为了提升豆腐柴茶饮品质,开发利用好豆腐柴,本发明利用豆腐柴嫩芽及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经合理配比利用绿茶加工工艺制作一种豆腐柴绿茶,大大改善了豆腐柴的口感,汤色金黄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口感好,不仅能丰富茶叶产品种类,还能提高豆腐柴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解决豆腐柴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单独作为原料开发茶饮色泽厚重、苦涩味明显,香气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腐柴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料:选取清明前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为原料;
摊青:将采摘的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均匀摊放在洁净的竹簟或篾质簸盘上进行摊青;
杀青:将摊青后的豆腐柴嫩芽、紫阳群体种鲜叶按照1:1.5~2.5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放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
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进行揉捻;
烘干: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烘干机中进行烘干;
提香:放入提香机中进行提香。
作为优选,所述摊青步骤中摊放厚度为3~5厘米,摊放时间为6~12小时,中间翻叶1~2次,豆腐柴嫩芽和紫阳群体种鲜叶经摊青后的含水量控制在68%~70%。
作为优选,所述杀青步骤中的杀青温度为340~390℃。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步骤中揉捻的方法为先无压力空揉5min,再轻柔15~20min,再重揉10~15min,再轻揉10~18min。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步骤中,烘干温度为120~150℃,并将含水量控制在3%~6%。
作为优选,所述提香步骤中,温度为60~100℃,提香时间5~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01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健茶类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疏肝补肾明目茶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