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磁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9460.5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军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3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 铁芯 电磁铁 直流电机线圈 永磁体转子 通电 电磁动力 铁芯磁极 线圈铁芯 永磁动力 转子转动 断电 磁极 换向控制装置 永磁体极性 电动线圈 发电线圈 辅助动力 时间产生 通电线圈 线圈通电 直流电磁 电动机 发电机 省电 节能 轮流 发电 | ||
电磁动机涉及到电动机和发电机,它是在直流电机线圈铁芯上加永磁体来做辅助动力。现有直流电机线圈铁芯磁极可以理解成电磁铁,在这个铁芯后加上永磁体,让通电线圈铁芯磁极极性与永磁体极性相反,让它们之间是轮流工作,通电时是电磁铁产生动力,不通电时是永磁体产生动力;如通过换向控制装置让A组线圈通电后是N极与永磁体转子产生电磁动力,当转子转动一定角度让线圈断电后,就是A组线圈铁芯后永磁体S极与永磁体转子产生永磁动力,在转子转动周期中,是每组线圈铁芯磁极一半通电时间产生电磁动力,一半断电时间是产生永磁动力,这样就能省电节能;还有在电动线圈铁芯上还可加一组发电线圈,这样就可以产生动力的同时还能发电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动机是通电的线圈铁芯磁极与永磁体转子或定子之间产生电磁动力后转动,那线圈铁芯磁极就可以理解成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磁力与永磁体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后产生动力转动。那么在线圈铁芯磁极后再装一个永磁体,让线圈磁极通电时是电磁铁产生磁力工作,不通电时就是线圈铁芯磁极上永磁体经过线圈铁芯后产生磁力工作,那就能让永磁体代替电磁铁工作,这样就可让电动机省电节能。还可在磁极线圈铁芯上再加一组发电线圈,这样产生动力的同时还可发电工作,如做发电机时,还可电动辅助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直流电动机线圈铁芯磁极上加永磁体做辅助动力,让其能在较少电能下产生更大的动力,省电节能,让电动车充一次电后使用的时间更长。
现有无刷直流电机线圈铁芯磁极可以理解成电磁铁,在这个线圈铁芯后加上永磁体,让它们之间轮流工作,通电时是电磁铁工作,不通电时是永磁体工作,让通电线圈铁芯磁极极性与其后的永磁体极性相反。
如通过转子位置传感器和开关控制电路组成的换向控制装置让A组线圈通电后是N极与永磁体转子产生磁力为动力,当转子转动一定角度,让线圈断电后,这时是A组线圈铁芯磁极后永磁体S极与永磁体转子产生磁力为动力,在转子转动周期中,是每组线圈铁芯磁极通电一半时间工作,另一半断电时间是永磁体工作,这样交替工作就能省电节能。
直流无刷电机中定子线圈铁芯磁极数与永磁体转子磁极数之比是1比2是最适合在线圈铁芯上加永磁体制成电磁动机。如每组线圈铁芯磁极是2个时,永磁体转子上就是8个永磁体按NS极交错摆放成4个永磁磁极;还要让转子位置传感器是三个相互间隔60°电角配置。
在无刷直流电机一个电转周内,位置传感器是相互间隔60°电角配置的三个霍尔器件的对应输出是100、110、111、011、001、000共6个状态。
直流无刷电机分ABC三组线圈铁芯磁极,让ABC三组线圈与三个霍尔器件输出的六个状态对应工作,其中B组线圈是反向接到电源上,与AC二组线圈的电源接线相反,让各组线圈都是单独通电非桥接,这样通电后,B组线圈产生的磁极性就与AC两组磁极性相反。
如在A组铁芯后摆放S极永磁体,在B组铁芯后摆放N极永磁体,在C组铁芯后摆放S极永磁体,让A组线圈通电后是产生N极磁力,让B组铁芯通电后产生S极磁力,让C组铁芯通电后产生N极磁力,与其后摆放的永磁体极性是正好相反,这样就让电磁铁和永磁体轮流交替工作让无刷直流电磁动机转动。
在无刷直流电磁动机一个电周转内,ABC三组线圈铁芯磁极对应霍尔器件有以下6个状态循环工作:(1表示通电,0表示不通电,NS分别表示磁极极性)
1.0°电角时,A组通电1N,B组不通电0N,C组不通电0S;
2.60°电角时,A组通电1N,B组通电1S,C组不通电0S;
3.120°电角时,A组通电1N,B组通电1S,C组通电1N;
4.180°电角时,A组不通电0S,B组通电1S,C组通电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军,未经闵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4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