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缓冲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9036.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3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伍涛;童艳花;李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G21F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途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559 | 代理人: | 袁彩君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废物 处置 中的 缓冲 回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缓冲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改性:将膨润土、碱土金属盐按比例混合,并加水搅拌;膨润土、碱土金属盐的混合比例为:膨润土60~80重量份、碱土金属盐1~5重量份;混合物过滤后在80~120℃条件下烘干;(2)配料:在烘干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石英砂10~20重量份、黄铁矿1~5重量份;(3)筛分:将混合物经孔径为0.002mm~5mm的筛网筛分;(4)压实成型:将筛分后的混合物均匀混合后,放入耐压容器中压实至混合料密度为1500~1900kg/m3,即制得回填材料。该回填材料能与地下水中的阴离子生成沉淀,达到阻滞弱吸附性核素的扩散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缓冲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核电站的乏燃料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强、半衰期长、毒性大的锕系元素和裂片元素,必须长期可靠地与人类生活环境隔离。目前处理乏燃料的最好方法是建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设计年限超过1万年。它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设计思路,主要分为“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花岗岩的强度高、渗透率低,被很多国家选为“天然屏障”。“工程屏障”填充在高放废物罐和地质体的中间,起着工程屏障、化学屏障、传导放射性废物衰变热等重要作用。
放射性废物是由地下水载带,通过“工程屏障”和“天然屏障”的裂隙、孔隙和空隙向生物圈迁移。作为最后一道人工屏障,回填材料必须具备低的渗透率,使得放射性废物的迁移以扩散为主;其次具备良好的膨胀性好,当地下水顺着花岗岩的裂隙进入处置库时,能够吸水膨胀,尽可能地减小裂隙,阻滞地下水的进入。再次还需要具有很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能够阻滞大量放射性核素,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价格低廉、耐辐照等特点。因此膨润土常被选作缓冲回填材料。但是膨润土的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较差,国内外研究者大多添加石英砂来增强其力学性能。此外,申请号200810044755.6在膨润土中添加了沸石或/和凹凸棒石来提高力学性能,添加黄铁矿来提高导热性能。
尽管现有的配方对于乏燃料中包含的大量长寿命强吸附性核素,如锕系元素238U、237Np、239Pu等核素具有良好的阻滞能力。但是却很难阻滞长寿命弱吸附性核素,如99Tc,129I,79Se等核素的迁移。本研究的目的在不改变现有回填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对膨润土进行无机改性,使得膨润土颗粒表面带有碱土金属离子。当“天然屏障”失效后,地下水进入“工程屏障”,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碳酸根、磷酸根离子,这些阴离子与碱土金属阳离子产生沉淀,堵住弱吸附性核素的主要扩散通道-膨润土颗粒间的孔隙,从而阻滞弱吸附性核素的迁移。本研究项目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LY18B070006)的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缓冲回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膨润土的渗透性低、膨胀性高、阳离子交换容量高、耐辐照性等特点。将膨润土的表面进行无机改性,使得膨润土颗粒表面的阳离子能与地下水中的阴离子生成沉淀,从而堵住弱吸附性核素的扩散通道,达到阻滞弱吸附性核素迁移的目的,得到可用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建造的缓冲回填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中的缓冲回填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份:
作为改进,所述膨润土为纳基膨润土或钙基膨润土。
作为改进,所述碱土金属盐是可溶性钙盐、可溶性锶盐、可溶性钡盐的任意一种,或者是任意二种的混合物,或者是上述三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