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79006.X | 申请日: | 2018-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杰;殷连海;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飘飘 |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3/32;C04B38/08;C04B38/06;C04B38/02 |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将60~80份改性赤泥,10~20份聚丙烯酸锌树脂,10~20份水玻璃,10~20份改性海泡石,5~8份硅烷偶联剂,5~8份尿素,10~20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10~20份硝酸钙溶液搅拌混合,困料,压制成型,干燥,得砖坯;将砖坯置于盐水中浸泡,取出,干燥,炭化,充氮烧结,煅烧,降温,得预处理砖坯;将预处理砖坯浸泡于水中,取出,干燥,即得赤泥透水砖。本发明提供的赤泥透水砖具有优异的透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亦称红泥,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含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因而得名。但有的因含氧化铁较少而呈棕色,甚至灰白色。一般平均每生产1t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t赤泥。自1954年建成第1个氧化铝厂至今,累计排放赤泥已超过5000万t,目前每年排放的赤泥高达数百万吨。除少部分得到利用外,大量的赤泥只能采用堆场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大量赤泥的产生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产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赤泥的危害已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现代城市的地表越来越多地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所覆盖。这种地表的“硬化”使得大气降水难以及时渗入地下,地表径流增多,形成“热岛效应”以及排水不足,引起内涝、城市地表沉降等环境问题。而多孔透水砖作为一种环境材料,应用于道路、广场的铺设,可以使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从而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试验, 利用赤泥及其他辅助原料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多孔透水砖,为赤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但是,目前传统的透水砖还存在透水性能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透水砖透水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赤泥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将60~80份改性赤泥,10~20份聚丙烯酸锌树脂,10~20份水玻璃,10~20份改性海泡石,5~8份硅烷偶联剂,5~8份尿素,10~20份巴氏芽孢杆菌菌液,10~20份硝酸钙溶液搅拌混合,困料,压制成型,干燥,得砖坯;
(2)将砖坯置于盐水中浸泡,取出,干燥,炭化,充氮烧结,煅烧,降温,得预处理砖坯;
(3)将预处理砖坯浸泡于水中,取出,干燥,即得赤泥透水砖。
步骤(1)所述改性赤泥的制备过程为:将壳聚糖与水按质量比1:50~1:100混合,静置溶胀后,加热搅拌混合,得壳聚糖液,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20~30份赤泥,80~100份氢氧化钠溶液,20~30份壳聚糖液,先将赤泥与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混合,随后加入壳聚糖液,搅拌混合,过滤,即得改性赤泥。
步骤(1)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或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1)所述改性海泡石的制备过程为:将海泡石用盐酸恒温浸泡后,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改性海泡石。
步骤(1)所述巴氏芽孢杆菌菌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80~100份去离子水,4~6份巴氏芽孢杆菌,10~15份甘油,8~10份乙二醇,8~10份葡萄糖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飘飘,未经林飘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9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