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8848.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志;刘伟建;杨伟利;许君风;王锦燕;常利武;魏明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谢萍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斑 模拟散斑图 中心点坐标 散斑图 制作 随机性 填补 变形测量 调整参数 空白区域 理想效果 数字图像 质量评价 重叠性 力学 重复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用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属于光测力学、变形测量领域。步骤如下:1)设置图片大小、散斑的半径及数量,生成第一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2)在第一代散斑的间隙,根据间隙的大小,确定第二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及半径;3)根据第一代和第二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及半径,以及模拟散斑图生成公式,制作模拟散斑图;4)根据散斑图质量评价方法对制作的散斑图进行评价,如果质量较差,调整参数后,重复步骤1~4,直至散斑图质量达到理想效果。本发明与传统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相比,具有散斑重叠性小、散斑位置的分布随机性好、散斑大小随机性好、散斑规则、无过大或过小散斑、无较大空白区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测力学、变形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光测力学方法,它通过处理物体表面的散斑图来获得物体表面的位移场和应变场。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计算精度高、非接触、可测量全场变形及对测量环境无特别要求等优点。该方法通过对变形前、后物体表面的散斑场进行相关计算来获得物体表面的变形场,物体表面需包含天然或人工制作的散斑场。在变形过程中,散斑场和物体一起变形。为了保证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计算精度,散斑图的质量必须较高。
传统的人工制作散斑方法为人工喷漆,即在观察对象的表面喷洒不同颜色的漆,例如,玻璃微珠漆。除此之外,还有化学气象沉积法等。一般地,人工制作散斑方法的缺点较多,例如,散斑过大或过小,散斑堆积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散斑污染,对比度较差等。鉴于此,研究人员试图采用计算机制作出高质量的模拟散斑图。采用模拟散斑图可以检验DIC方法的精度,也可以将其打印在观测物体表面,代替人工散斑。Zhou等人在2001年提出了一种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已被广泛使用。当散斑数量及散斑半径较合理时,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效果较好的模拟散斑图。在该方法中,散斑中心点的坐标一般是随机分布的,这难免导致散斑过于密集或稀疏的情况。在这些区域,散斑的灰度一般为最小值(无散斑的区域)或最大值(散斑重叠的区域)。当灰度为常量时,散斑就不能作为观测物体变形的载体。在高质量的散斑图中,散斑的位置及大小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的散斑过于密集或稀疏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性好、散斑重叠区域小、无散斑区域面积小的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二次填补法的模拟散斑图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S1,生成第一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
第一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的生成按照先均匀地网格化分布,再在小范围内随机移动的方式进行,这样既保证了没有较大范围内无散斑的区域,又使得散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且,第一代散斑的半径应在4至5像素之间取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范围内的散斑图的计算结果较好。
具体步骤为:S1.1,在计算机软件的图像坐标系中设置图片大小、散斑半径及散斑数量。
S1.2,根据步骤S1.1给定的参数生成棋盘格状的正方形网格点。
S1.3,使用随机函数,使每个网格点在自身周围作小范围随机移动,形成不规则网格点,移动后的网格点作为第一代散斑的中心点。
S2,在第一代散斑的间隙,根据间隙的大小,确定第二代散斑的中心点坐标及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8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半色调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