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7977.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生;朱昌雄;张燕荣;田云龙;叶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25/12;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郑明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氏白僵菌 颗粒剂 分生孢子 果壳颗粒 炭化 制备 固体废弃物 液体培养基 营养培养液 质量百分比 发酵效价 固态发酵 生产技术 生物农药 炭化处理 质量比 灭菌 排放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固态发酵中采用炭化果壳颗粒载体作为生产技术的核心,主要用于生物农药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1)采用经过炭化处理的果壳颗粒;(2)采用液体培养基的浓培养技术,发酵效价可达到20亿分生孢子/g。布氏白僵菌浓营养培养液和炭化载体质量比为1∶1~2∶1,有效成分分生孢子在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20%~10%。本发明所涉及的生产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固体载体灭菌,无固体废弃物排放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微生物制品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是一种最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以侵染200多种昆虫和螨类,在寄主虫体内大量繁殖,使体液发现机能发生变化,新陈代谢紊乱以致死亡。布氏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对人畜作物安全,特别是对鞘翅目昆虫具有很强的致病能力。
白僵菌的侵染体是分生孢子,而目前大量生产用的分生孢子主要通过固态发酵获得,固体发酵载体是分生孢子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根据固态发酵载体的不同,国内外发明了多种球孢分生孢子生产工艺,如利用土壤,稻壳,麦麸,无纺布,大米,软木粒,窗纱,平板等作为固态发酵载体的生产工艺,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以稻壳为固态发酵载体的分生孢子生产工艺,所用的载体均需灭菌,发酵后进行载体-分生孢子的分离收集,分离提纯后再进行制剂加工。而作为对鞘翅目具有独特防治效果的布氏白僵菌,其发酵生产技术主要是参考球孢白僵菌的生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这种生产方法使用的固态发酵载体是经过炭化处理的果壳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将布氏白僵菌菌种经过接种培养成固体一级菌种,转接入摇瓶中进行液体培养再经发酵罐液体培养;再将其液体培养物与炭化介质混合后进行短暂固态发酵,发酵产物经干燥后,将其打散而成布氏白僵菌颗粒剂。
2.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氏白僵菌菌种来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布氏白僵菌,保藏编号为ACCC 32431。
3.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为:(质量百分比)蔗糖0.5%,米粉3%,玉米粉1%,麦麸3%,酵母粉1%,棉仁蛋白1%,二氧化硅0.2%,硫酸铜0.02%,硫酸亚铁0.005%,硫酸锌0.005%,磷酸二氢钾0.2%,加纯净水至100%。
4.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培养物与炭化介质混合后进行合固态发酵中所使用的炭化介质是:将5~20目果壳颗粒经过高温炭化的方法制备而成。
5.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炭化介质在白僵菌固态发酵基质中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0%~100%,基质中其它成分为麦麸、保水剂等辅料,辅料也可以不加。
6.本发明所述一种布氏白僵菌颗粒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布氏白僵菌浓营养培养液和炭化载体的固态发酵基质质量比在1∶1~2∶1.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择经过炭化处理的果壳炭作为布氏白僵菌固态发酵的载体,炭化的果壳颗粒由于保持较强的颗粒外型,但由于炭结构的变化,多孔性增加,吸水性增强,纤维结构减少或消失,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在经过短暂的固态发酵后,经过快速干燥直接获得5~20目的布氏白僵菌颗粒剂,实现了本专利的生产过程,从而避免了传统生产工艺中先分离提纯获得高孢粉,再进行填料回填进行剂型加工的方式。
1.炭化果壳颗粒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9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