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905.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5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琴;范红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5/00;A61K47/12;A61K47/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转 mdr 效应 纳米 复合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合成油酸包覆NaY(M)F4:Yb/Ln的粉末
将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形成氢氧化钠溶液,再将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醇、油酸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向混合溶剂中加入含M的溶液、含Y3+的溶液、含Yb3+的溶液和含Ln3+的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于室温搅拌下将含有NaF的溶液滴加到第一混合液中得到第二混合液,继续搅拌至第二混合液形成胶体溶液,之后于150~180℃进行水热反应8~12h,再对所得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产物经洗涤、冷冻干燥得到油酸包覆NaY(M)F4:Yb/Ln的粉末,记为UN;所述混合溶剂中乙醇、去离子水和油酸的体积比为1:1:1~1:1:2,氢氧化钠与油酸的摩尔比为1:2;所述M为Mn2+;所述第一混合液中,以Y、M、Yb和Ln的摩尔百分比总和为100%,M的摩尔百分比为50%~70%,Yb的摩尔百分比为18%,Ln的摩尔百分比为2%,余量为Y;所述第二混合液中,M、Y3+、Yb3+、Ln3+的总物质的量与Na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0;
(2)制备水溶性UNT粉末
将油酸包覆NaY(M)F4:Yb/Ln的粉末和TPGS均匀分散到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悬浮液;之后向第一悬浮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并分散均匀得到第二悬浮液,于70~85℃将第二悬浮液搅拌蒸发除去有机溶剂,之后将除去有机溶剂后的第二悬浮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产物经洗涤、冷冻干燥得到UNT粉末;所述油酸包覆NaY(M)F4:Yb/Ln的粉末和TPGS的质量比为1:(4~6);所述第二悬浮液中,有机溶剂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
(3)制备纳米复合载药体系D-UNT
将UNT粉末和疏水性治疗药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于室温避光条件下搅拌反应10~24h,反应结束后对所得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固体产物经洗涤、冷冻干燥即得到纳米复合载药体系;所述UNT粉末与疏水性治疗药物的质量比为(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M的溶液为相应的盐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水溶液;含Y3+的溶液为氯化钇、硫酸钇或硝酸钇水溶液;Ln3+为Er3+或Tm3+,含Ln3+的溶液为相应的盐酸盐、硫酸盐或硝酸盐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甲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疏水性治疗药物为阿霉素、紫杉醇、喜树碱、5氟尿嘧啶中的一种。
5.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
6.权利要求5所述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5所述逆转MDR效应的纳米复合载药体系在制备细胞标记成像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9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