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薄膜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532.2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C08J5/18;C08J7/00;C08J7/06;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介电高弹 聚合物 表面 增强 散射 活性 薄膜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薄膜的分子检测方法,所述的基于介电高弹聚合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薄膜包括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拉伸后固定于支架上(2);
包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金属层(3),形成于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上表面,是由单个金属纳米颗粒为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金属纳米颗粒阵列;
包含柔性电极(4),由碳脂或导电水凝胶涂覆于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下表面形成;
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材质为金、银、铂、铜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的合金,所述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至200nm;所述金属纳米颗粒形貌为立方、棒、球、椭球或多边形;
所述的介电高弹聚合物(1)包含聚丙烯酸、硅橡胶、聚氨酯或聚丙烯酸吡咯烷酮乙酯;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金属层(3)周围覆盖含有待测分子(12)的液体样品(6),所述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上下表面施加电压使得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颗粒间隙变大,进而待测分子(12)进入颗粒间隙中,并且通过可见/近红外光激发照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金属层(3)通过局域电磁场热点效应增强进入颗粒间隙中待测分子(12)拉曼散射;
其特征在于:
1)在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上滴加带有待测分子(12)的液体样品(6),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上下表面施加电压,驱动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发生形变,促使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颗粒间隙变大,使得待测分子(12)进入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颗粒间隙中;
2)撤去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的施加电压后,使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恢复原状,将待测分子(12)封闭在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颗粒间隙中;
3)重复上述步骤循环几次,然后对介电高弹聚合物膜(1)表面用可见/近红外的激光进行照射,由拉曼光谱仪采集信号,获得液体样品(6)中待测分子(12)的检测结果,能通过局域电磁场热点效应能获得进入颗粒间隙中待测分子(12)增强拉曼散射后的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5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