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自一体式声呐绳缆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524.8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班;郭吉丰;鄢雨辰;冯长水;周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声呐 绳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自一体式声呐绳缆收放装置。包括卷取部件、排缆部件、状态监测部件、导缆缓冲部件和可调底座;卷取部件通过排缆部件安装在可调底座上,声呐绳缆卷绕在卷取部件上,通过排缆部件调节卷取部件沿垂直于绳缆收放方向的位置,使得声呐绳缆经由排缆部件沿垂直于绳缆收放方向导向,然后经过状态监测部件后从导缆缓冲部件伸出。本发明针对包含不同直径的绳缆,可实现自动变径排缆,并具有手动、自动两种收放模式,能够减小末端荷载对绞车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呐绳缆收放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手自一体式声呐绳缆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声呐是各国海军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声呐绳缆一般由拖缆、声阵段及尾绳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专门的装置对上述声呐绳缆拖曳、回收与释放。由于绳缆一般较长,收揽过程中需要进行排缆,而上述几段绳缆直径一般不同,故需先检测绳缆直径,而后根据绳缆直径进行排缆,此时,传统的卷缆与排缆同一动力输入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卷缆与排缆需采取各自独立的动力模块。另外,还需考虑调试情况下需要手动收放缆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自一体式声呐绳缆收放装置,该装置可针对包含多种直径的绳缆进行自动变径排缆,具有手动与自动收放缆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卷取部件、排缆部件、状态监测部件、导缆缓冲部件和可调底座;卷取部件通过排缆部件安装在可调底座上,声呐绳缆卷绕在卷取部件上,通过排缆部件调节卷取部件沿垂直于绳缆收放方向的位置,使得声呐绳缆经由排缆部件沿垂直于绳缆收放方向导向,然后经过状态监测部件后从导缆缓冲部件伸出。
所述可调底座包括底座支架和可调支腿;底座支架下端面四角设有四个可调支腿固连,底座支架通过四个可调支腿支撑安装在地面,通过调节可调支腿的长度调整声呐绳缆收放装置的水平度与高度。
所述排缆部件包括排缆减速器、排缆电机、丝杠、滑轨、滑块和排缆手动摇柄;底板固定在底座支架上,底板上水平布置有丝杠,丝杠两侧的底板上布置有平行于丝杠的滑轨,排缆减速器输入轴与排缆电机输出轴连接,排缆减速器固定在滑轨的一端,排缆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杠的另一端固连有排缆手动摇柄,滑块底部中间螺纹套装于丝杠上形成丝杠螺母副,滑块两侧底部嵌装于滑轨形成滑动副,滑块上安装卷取部件。
所述卷取部件包括卷筒、卷取减速器、卷取电机、第一轴承耳朵、离合器手柄、卷取手动摇柄和第二轴承耳朵;卷取减速器输入轴经离合器手柄和卷取电机输出轴连接,卷取减速器内部带有离合器,通过卷取减速器上的离合器手柄控制卷取减速器内部离合器,卷取电机尾部和卷取编码器连接;所述排缆部件的滑块上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耳朵与第二轴承耳朵,第一轴承耳朵与第二轴承耳朵之间安装卷筒,卷取减速器固定于第一轴承耳朵外壁,卷取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轴承耳朵后与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卷筒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轴承耳朵后与卷取手动摇柄固定连接,卷筒上卷绕声呐绳缆。
所述状态监测部件包括井字形走绳口、辅助导轮、张力导轮、绳长导轮、直径测量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绳长编码器和竖板;井字形走绳口、竖板和直径测量传感器均固定安装在底座支架上并沿声呐绳缆依次布置,竖板表面沿声呐绳缆方向依次安装有辅助导轮、张力导轮和绳长导轮;辅助导轮安装在靠近井字形走绳口附近的竖板表面,张力导轮安装于竖板的中间并位于辅助导轮和绳长导轮之间,张力传感器的测量轴穿过竖板与张力导轮滚动连接,张力传感器固定于竖板上,绳长导轮安装在远离井字形走绳口的竖板表面,绳长编码器的中心轴穿过竖板与绳长导轮滚动连接,绳长编码器固定在竖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