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赛隆相的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442.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大燕;翟皖予;范亚娟;王瑞;王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3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赛隆相 碳化硅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赛隆相的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把高活性单质硅粉、高活性金属铝粉、高活性α‑氧化铝粉、碳化硅细粉预混、在球磨机内共磨25‑30分钟形成共磨粉,把碳化硅不同颗粒按级配、共磨粉、结合剂按比例称好在湿碾机混25‑30分钟,压制成坯体,在1450‑1500℃氮化烧成。本发明采用高活性的级配原料和特殊工艺方法,生产高赛隆相含量的碳化硅制品,β‑Sialon相含量可达到21‑2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SiC、高活性单质Si粉、高活性Al粉、高活性α-Al2O3微粉为原料、焙烧过程充N2的方法制备的高赛隆相的碳化硅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炼钢高炉的炉腹、炉腰等部位,工况复杂和环境恶劣,所用的耐火材料为赛隆碳化硅,但现有技术的赛隆碳化硅的赛隆相较低,从而造成抗氧化性、抗碱及碱性渣、抗铁水冲刷能力较差;在现有技术中,制备赛隆结合碳化硅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采用SiC、金属Si粉、Al粉、Al2O3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压制成坯体,在1500℃氮化烧成制备赛隆碳化硅产品。众所周知,采用此方法制备赛隆含量高的碳化硅材料有一定难度。其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中难以将温度、压力和原料活性精确控制在最有利于形成赛隆相的范围内,Si、Al、N 、O四元素难以充分固溶,导致有大量剩余的Si3N4和Al2O3没有充分合成赛隆相,从而导致赛隆相含量低,从而影响其抗氧化性、抗碱及碱性渣、抗铁水冲刷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各原料添加比例不变的情况下,采用高活性的级配原料和特殊工艺方法,生产高赛隆相含量的碳化硅制品,β-Sialon相含量可达到21-2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高活性单质硅粉、高活性金属铝粉、高活性α-氧化铝粉、碳化硅细粉预混、在球磨机内共磨25-30分钟形成共磨粉,把碳化硅不同颗粒按级配、共磨粉、结合剂按比例称好在湿碾机混25-30分钟,压制成坯体,在1450-1500℃氮化烧成。
本发明中原始料的加入重量份数为:碳化硅颗粒65-66份,碳化硅细粉15-16份,高活性单质硅粉8-10份,高活性金属铝粉1-3份,高活性α-氧化铝微粉6-7份;加入结合剂,结合剂加入量为原始料总重量的4.5%。
其中碳化硅颗粒粒度分布在3-1mm、1-0.5 mm、0.5-0.2 mm; 碳化硅细粉粒度为0.088-0.01 mm;这四个粒度区间合理搭配,可以达到最紧密堆积状态,有利于提高制品的致密性; 另外,更重要的是碳化硅细粉粒度达到0.088-0.01 mm,已经达到了超微粉, 这些超微粉不仅粘附在赛隆晶相体结构表面上,形成牢固的骨架作用,显著提高其强度;另外更是有一些超微小粉粒渗入晶相体的空隙中,起到二次防护的作用,从而提高足够强度和耐侵蚀性能。
其中所述的高活性单质硅粉粒度在44 -1.0微米的区间;这样的粒度区间,单质硅粉的活性较高,原料高能球磨预混阶段可以使单质硅分散更均匀,焙烧阶段易氮化,与Al、O固溶形成赛隆相。
其中所述的高活性金属铝粉粒度在44 -1.0微米的区间;这样的粒度区间,高活性金属铝粉的活性较高,原料高能球磨预混阶段可以使金属铝分散更均匀,焙烧阶段易氮化,与Si、O固溶形成赛隆相。
其中所述的高活性α-氧化铝微粉粒度在10-0.5微米的区间;这样的粒度区间,高活性α-氧化铝微粉活性较高,原料高能球磨预混阶段可以使α-氧化铝微粉分散更均匀,焙烧阶段易与N、Si固溶形成赛隆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