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灰木莲的人工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7375.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莫晓君;雷军强;韦颖婷;李柳;孙敬华;覃鸫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458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莲 人工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木莲的人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改造;(2)培育灰木莲组培苗;(3)移栽;(4)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培育灰木莲组培苗,从而实现灰木莲的规模化种植,克服了灰木莲作为濒危植物人工种植不易成活的难题,本发明的灰木莲人工种植方法,移栽成活率高达85%以上,对于保护我国濒危植物灰木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灰木莲的人工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 Blume)是木兰科中的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其为木兰科的木莲属与木兰属之间找到了一种相互衔接的链环,对研究木兰科的系统演化、探讨被子植物的起源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灰木莲作为濒危植物,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园林用树,具有绿化、美化、净化的功能:灰木莲四季常绿,枝繁叶茂,生长快,适应性较强;干形通直,树形优美,花多且花期长,花大而洁白,并能散发清香,是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此外,灰木莲还具有较强的杀菌保健能力。因此,适于在城镇市区街道、公园、庭院、路旁、草坪等地种植,在城市主干道作行道树效果甚佳。另外,作为木材,灰木莲木材纹理细致,易加工,切面光滑美丽,容易干燥,可供建筑、家具和胶合板等用。
灰木莲育苗主要为种子繁殖,因其种子不易保存,所以,最好能随采随播。播种前,将处理好的种子用0.2%~0.5% 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溶液浸种半小时,捞出沥干后播于沙床内进行催芽。待种子发芽,幼苗长出沙面,子叶完全展开且转绿时,将芽苗移植到装配好营养基质的育苗袋内,按照常规容器苗培育措施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苗木高度达到25cm以上,可出圃造林。
目前,有不少科技期刊和专利文献对灰木莲的种植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摘录了以下部分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背景:
中国专利申请201710194071.3,发明名称为:一种灰木莲扦插繁殖的生根方法的发明,公开了如下步骤:(1)先用秋季扦插法,在当年10月底采集从灰木莲优树桩萌发的半木质化枝条;(2)扦插前1天,用质量分数为0.5%高锰酸钾对沙床淋洗消毒,扦插前用清水冲洗沙床;(3)将枝条剪成10cm长的穗条,直径7~10mm,上切口平口,聚下部最近的芽约为2cm,下切口为斜口,每个插穗都有饱满芽1~2个,保留1~2片叶子;(4)将穗条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放入80~120mg/L浓度ABT溶液中浸泡1.5小时,取出穗条后插在基质中,株行距为5cm,扦插深度为2~3cm;(5)采用全光自控喷雾装置,遮阴网透光率为70%,扦插期间每隔7d喷施1次800倍多菌灵溶液,生根后每隔7d喷施0.5%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混合液。该方法虽然突破了灰木莲无性繁殖的技术难题,但是不利于实现灰木莲的大规模工程化育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灰木莲的人工种植方法,通过培育灰木莲组培苗,从而实现灰木莲的规模化种植,克服了灰木莲作为濒危植物人工种植不易成活的难题,对于保护我国濒危植物灰木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灰木莲的人工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改造:在选择的种植地内撒入每亩5~6吨灰木莲专用肥,使用粉垄机械深翻40cm~50cm入土,一个月后即可挖穴定植。
(3)培育灰木莲组培苗,待苗高50cm以上时移栽;灰木莲组培苗的培育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A外植体处理:以8年生灰木莲树为采集母本,选取无病虫危害的当年生嫩芽作为外植体,进行以下一系列处理:先用纯净水冲洗3~4次,吸水纸吸干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2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用吸水纸吸干后,用消毒过的解剖剪剪成3~3.5cm的小段,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