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血流量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7322.3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田捷;刘振宇;卢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055;A61B6/0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示踪剂 浓度曲线 脑组织 脑血流量 颈动脉 定位颈 检测 求解 动脉 血液 分配 | ||
一种脑血流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人体的PET图像和MRI图像;S2、通过所述MRI图像在PET图像中定位颈动脉和脑组织的位置,进而在所述PET图像中获取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和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S3、根据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和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通过以下公式求解脑血流量:其中,Ct(t)表示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Ca(t)表示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t表示时间,f为脑血流量,P为放射性示踪剂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分配比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脑血流量测定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脑血流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脑组织血流是由脑血流循环自动调节维持的,是神经活动不受损伤的先决条件。对于脑血流量的测定,以往人们也研发了各种方法。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测量脑血流法是目前最为认可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检查过程中需要连续多次采集动脉血,因此无法普及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但是使用该技术测量脑血流无法达到希望的快速检测,无法提供实时的脑血流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脑血流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人体的PET图像和MRI图像;
S2、通过所述MRI图像在PET图像中定位颈动脉和脑组织的位置,进而在所述PET图像中获取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和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
S3、根据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和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通过以下公式求解脑血流量:
其中,Ct(t)表示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Ca(t)表示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表示时间,f为脑血流量,P为放射性示踪剂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分配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通过一体化PET-MRI设备来同步获取PET图像和MRI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通过建立放射性示踪剂代谢的房室模型,并根据所述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和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示踪剂浓度曲线,通过以下公式求解所述房室模型的动力学参数,以得到放射性示踪剂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分配比值:
其中,
其中,Ct(t)表示脑组织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Ca(t)表示颈动脉处的时间-放射性曲线,t表示时间,α1和α2为中间参数,K1,k2,k3,k4为所述房室模型的动力学参数,
其中,K1表示颈动脉血浆中的放射性示踪剂转化为脑组织中的放射性示踪剂的速率系数,k2表示脑组织中的放射性示踪剂转化为颈动脉血浆中的放射性示踪剂的速率系数,k3表示脑组织中的放射性示踪剂转化为脑组织中的放射性示踪剂代谢产物的速率系数,k4表示脑组织中的放射性示踪剂代谢产物转化为脑组织中的所述放射性示踪剂的速率系数,
其中,K1即放射性示踪剂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分配比值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7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