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钻井废水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6606.0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鹏飞;袁雅姝;刘军;何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井 废水 移动式 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钻井废水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装箱内设置自控仪表间和废水处理间;
所述自控仪表间设有自控控制箱和监测仪表;
所述废水处理间设有主反应器、移动式自吸式污泥泵、加药机、电机和备用电机;
所述主反应器内设计为废渣暂存区、预沉降区、第一除油区、碰撞沉降区、第二除油区、加药搅拌沉淀区、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
所述主反应器包括以下部分:溢流口、污泥抽吸泵、废渣排放管、排泥穿孔管、导流管、喇叭口、第一除油区下挡板a、第一浮子除油器、第一除油区上挡板a、碰撞沉降区填料、第二除油区下挡板b、第二浮子除油器、第二除油区上挡板b、双层搅拌器、第三浮子除油器、隔板a、第一吸附区填料、隔板b、第二吸附区填料、出水管、出水槽;
各部分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移动式自吸式污泥泵的出水口连接进水软管,进水软管连接导流管进入主反应器,导流管上设有喇叭口,排泥穿孔管连接污泥抽吸泵,污泥抽吸泵放置在废渣暂存区内,废渣暂存区内连接废渣排放管;
其排渣方式为,所述废渣排放管安装常闭阀门,所述废渣暂存区中安装污泥浓度监测仪表,将信号返回自控系统,达到设计数据时,自控系统报警,可人为排放所述废渣暂存区的废渣;
加药管连接加药机插接在主反应器内;
下挡板a和上挡板a内设置为第一除油区,第一除油区内设有第一浮子除油器;
上挡板a与下挡板b内设置为碰撞沉降区,碰撞沉降区内设置碰撞沉降区填料;
上挡板b与下挡板b内设置为第二除油区,第二除油区内设有第二浮子除油器;
所述加药搅拌沉淀区均匀设有三个区,每个区均设有双层搅拌器;
隔板a与隔板b内设置为第一吸附区,第一吸附区内设有第三浮子除油器和第一吸附区填料;
隔板b与加药机围成第二吸附区,第二吸附区内设有第二吸附区填料和出水槽,出水槽连出水管;
处理废水时,废水流经途径为移动式自吸式污泥泵-进水软管-导流管-喇叭口-预沉降区-第一除油区-碰撞沉降区-第二除油区-加药搅拌沉淀区-第一吸附区-第二吸附区-出水槽-进水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钻井废水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管流速为0.6m/s;
所述喇叭口最大直径为所述导流管直径的1.5—2倍;
所述下挡板a高度为1550mm;
所述第一浮子除油器安装高度为1950mm;
所述上挡板a距底面高度为500mm;
所述下挡板b高度为1400mm;
所述第二浮子除油器安装高度为1800mm;
所述上挡板b距底面高度为500mm;
所述双层搅拌器搅拌直径为350mm;
所述第三浮子除油器安装高度为1650mm;
所述隔板a高度为1300mm;
所述隔板b距底面高度为500mm;
所述碰撞沉降区填料从上至下分别为纤维层、卵石层和不锈钢网支撑层,冲洗方式为逆向流冲洗方式,冲洗频次为1-2次/天,冲洗时间为20min;冲洗水压高程为30-40m;
所述第二吸附区填料由上至下分别为活性炭层和不锈钢格网支撑层;
所述活性炭层为颗粒活性炭,直径为2—5mm;
所述出水管流速为0.8m/s;
所述加药机和加药管为成套设备,添加药剂为胡敏素和聚合硫酸铁,添加量为胡敏素50—70mg/L、聚合硫酸铁为25—40mg/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钻井废水的移动式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纤维层采用PTT纤维纺织截留层,是主要采用PTT纤维作为原材料的一种截留材料,其制备过程如下:
(1)选择原材料:选用PTT纤维材料,要求断裂强力≥3.0cN,断裂强度≥1.8cN/dT,断裂伸长率≥15%;
(2)将原材料编织制作成纤维网状: 网格尺寸为1—2mm;
(3)材料改性:① 去离子水浸泡12h;② 120℃烘干20min;③ 浸泡在改性剂中60min;④ 190—200℃焙烘10min;⑤ 100—120℃烘干20min;
所述原材料改性剂在水中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含氟烷基丙烯酸酯 25%~30%,丙酮15%~20%,三聚氛胺树脂5%~10%,乙二醛树脂10%~15%,催化剂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6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