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砂轮制造装置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6381.9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7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时春;肖罡;邓辉;邓朝晖;伍俏平;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应 加热 制造 砂轮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多层有序化金属结合剂砂轮制造装置,包括底座和横板,横板顶面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上端固定安装竖向的柱体,柱体上下两端面中间对称开设孔槽,柱体侧面开设螺纹孔,位于上部的孔槽底面中间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穿过对应的螺纹孔后与位于下部的孔槽相通,柱体上端均固定安装料筒,料筒底端面中间均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对应的孔槽中心线同轴。通过控制系统,协调磨粒输送停止和继续、以及材料增材制造的速度,实现具有磨粒的砂轮胚体层在整个砂轮中具有有序的分布规律,达到有序化砂轮的增材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和快速成型领域,同时也属于砂轮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砂轮制造装置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加工中使用的金刚石砂轮为采用传统烧结方法制造的多层砂轮,和采用电镀、感应钎焊等方法制造的单层砂轮。传统烧结方法制造的多层砂轮,磨粒被机械地包埋、镶嵌在结合剂中,把持力不大,在负荷较重加工中容易因把持力不足而导致磨料过早脱落,或在超高速加工中强度不够,易损坏。而采用电镀和钎焊制造的单层超硬磨料砂轮,对磨粒的把持力相对较高,且可实现高的磨粒出刃高度,加工效率高。但是单层砂轮在磨耗、磨损、破碎后没有金刚石磨粒补充,导致工具失效。由于上述传统烧结制造的多层砂轮和电镀钎焊制造的单层砂轮的缺陷和弊端,使其在高效磨削和高速/超高速磨削中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砂轮制造装置与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砂轮制造装置,包括底座和横板,横板顶面靠近左右两端处均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上端固定安装竖向的柱体,柱体上下两端面中间对称开设孔槽,柱体侧面开设螺纹孔,位于上部的孔槽底面中间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穿过对应的螺纹孔后与位于下部的孔槽相通,柱体上端均固定安装料筒,料筒底端面中间均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对应的孔槽中心线同轴,料筒内顶部中间固定安装竖向的送料电机,送料电机的输出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竖轴,第一竖轴的下端穿过对应的第三通孔后位于对应的孔槽内部,第一竖轴的下端外周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对应的第一竖轴为一体结构,横板顶部中间固定安装竖向的开关电机,开关电机的输出轴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伸缩轴,伸缩轴的细轴上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筒,开关电机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横向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与横板顶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与对应的套筒固定连接,伸缩轴的粗轴的外端均固定安装螺杆,螺杆的外端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伸缩轴的细轴的内端均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开关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二伞齿轮,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配合,横板的下部左侧设置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为倾斜,感应加热装置与横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固定连接,第一通孔的下端均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对应的第一通孔下端固定连接,左侧三通管的下端接口与对应的感应加热装置的上端进口固定连接,右侧的三通管的下端接口固定安装斜管,底座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竖向的侧板,横板左右两端与对应的侧板上端通过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侧板内侧靠近上下两端处均固定安装第一横轨,位于同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一横轨之间设有竖轨,竖轨的上下两端与对应的第一横轨之间均通过第一滑块连接,两个竖轨之间设有第二横轨,第二横轨的两端与对应的竖轨之间均通过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横轨上部配合安装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部固定安装定位板,定位板顶部固定安装砂轮安装架,砂轮安装架上安装砂轮基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均为自带动力,螺杆外端侧部开设料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加热增材制造的砂轮制造装置,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管状的外壳、阶梯状陶瓷管、感应线圈,外壳下端面中间开设第四通孔,外壳上端面中间开设第五通孔,外壳内固定安装阶梯状陶瓷管,阶梯状陶瓷管的粗管的上端穿过对应的第五通孔后位于外壳的外部,阶梯状陶瓷管的细管穿过对应的第四通孔后位于外壳的外部,三通管的其中另一个接口与对应的阶梯状陶瓷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感应线圈缠绕在对应的阶梯状陶瓷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粉金刚石磨具制备中实现磨粒均布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抛光盘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