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肠炎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76134.9 | 申请日: | 2018-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伟;李雪;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建伟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00;A61P1/04;A61K31/70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肠道 肠炎 松针 中医内科 治疗 硫糖铝 中药 板蓝根 马齿苋 肠道粘膜 重量分数 自我修复 砂仁 山楂 补骨脂 龙眼肉 肉豆蔻 发炎 黄连 沙棘 山药 免疫力 刺松 给药 黄精 中药材 新鲜 制作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肠炎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新鲜刺松松针为10~15质量份;肉豆蔻为10~15质量份;砂仁为5~8质量份;山楂为3~5质量份;黄精为10~15质量份;沙棘为10~15质量份;龙眼肉为10~20质量份;山药为15~20质量份;黄连为3~5质量份;补骨脂为5~7质量份;马齿苋为8~10质量份;板蓝根为10~15质量份和硫糖铝为10~20质量份。本发明采用松针、硫糖铝和各种中药材制作而成的治疗肠炎中药,能够有效的对肠炎患处进行给药,提高肠道自我修复的能力,逐渐的恢复肠道的功能,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肠道粘膜进行保护,提高肠道的集体免疫力,防止药物对未发炎处的肠道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肠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肠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
传统的治疗肠炎的中药在食用时不能有效的对肠道发炎处进行给药,从而降低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而且传统的治疗肠炎的中药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对未发炎处进行保护,从而会对肠道内壁粘膜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肠炎中药配方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治疗肠炎的中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新鲜刺松松针为10~15质量份;肉豆蔻为10~15质量份;砂仁为5~8质量份;山楂为3~5质量份;黄精为10~15质量份;沙棘为10~15质量份;龙眼肉为10~20质量份;山药为15~20质量份;黄连为3~5质量份;补骨脂为5~7质量份;马齿苋为8~10质量份;板蓝根为10~15质量份和硫糖铝为10~20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新鲜刺松松针为10质量份;肉豆蔻为12质量份;砂仁为7质量份;山楂为5质量份;黄精为15质量份;沙棘为12质量份;龙眼肉为15质量份;山药为15质量份;黄连为5质量份;补骨脂为7质量份;马齿苋为10质量份;板蓝根为15质量份和硫糖铝为10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分数:新鲜刺松松针为15质量份;肉豆蔻为12质量份;砂仁为7质量份;山楂为5质量份;黄精为15质量份;沙棘为12质量份;龙眼肉为15质量份;山药为15质量份;黄连为5质量份;补骨脂为7质量份;马齿苋为10质量份;板蓝根为15质量份和硫糖铝为20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a.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
b.选取未被汽车尾气污染的刺松松针,摘取时间为早晨含有露水的松针,将松针置于压榨机中进行榨汁,将汁液置于过滤器中进行过滤,使其汁浆与汁渣分离,汁浆留作备用;
c.将上述材料根据配置份数进行均匀的分配成两份,一份为含有10份数的硫糖铝,另一份为含有20份数的硫糖铝;将原料置于研磨机中进行制粉后均匀的混合,将混合后的药粉置于搅拌皿中;
d.将汁浆倒进搅拌皿中,用搅拌棒对汁浆和药粉进行搅拌将其搅拌均匀形成胶体;将胶体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提高粘稠度,干燥温度设为40℃,干燥2h后取出至室温中自然冷却;
e.当胶体中含水率为8%时,将胶体平摊进制粒模中制作颗粒,颗粒单重0.5克;将颗粒状的药品进行包装,每袋30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次5粒,早晚各一次,饭前20分钟使用40℃温开水,将药粒置于杯中溶解后进行口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建伟,未经杜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脾益气中药方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胃病的复合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