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072.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亮;王丽梅;罗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振动 内燃机 速度信号 缸内压力信号 振动速度信号 滞后角 燃烧特征参数 往复惯性力 闭环控制 低频干扰 高频干扰 内燃机缸 燃烧过程 特征参数 小波分解 信号辨识 信号特征 转角 时间域 特征点 滤除 剔除 升高 转换 | ||
1.一种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滤除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中的高频干扰;
S2,将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从时间域转换为转角域信号;
S3,利用小波分解技术剔除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中与往复惯性力相关的低频干扰;
S4,利用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中的特征参数描述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间的相位滞后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中的高频干扰是通过设计的低通滤波器滤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波分解技术选择的小波基函数是db4,分解层数为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缸内压力信号由时域转换到转角域是基于内时钟原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参数描述相位滞后角具体的过程为:最大压力升高率可以用振动速度信号中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幅值增量表征,最大压力升高率与燃烧始点到最大压力升高率间隔角的比值可以用振动速度信号幅值增量与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转角增量的比值描述,燃烧始点到峰值压力点间隔角可用振动速度信号中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后过零点的转角增量表征,即可用振动速度信号中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幅值增量、幅值增量与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转角增量的比值、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后过零点的转角增量这三个参数对振动速度信号和激励信号之间的相位滞后角予以描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滞后角可以表示为δ=0.0051×pirA′B′+0.452℃A,其中pirA′B′为振动速度信号中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幅值增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滞后角可以表示为其中为幅值增量与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的转角增量的比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速度信号与缸内压力信号之间相位滞后角的描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滞后角可以表示为δ=0.071×δθ-0.034℃A,其中δθ为从峰值点前拐点到峰值点后过零点的转角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0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