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节纹辨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5204.9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2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桂;刘兆轩;刘友淳;刘懿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桂;刘兆轩;刘友淳;刘懿珊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国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TW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节纹 数据模块 端点位置 撷取单元 指部 数据库 处理单元 撷取 影像 储存 辨识系统 电性连接 关系数据 特征模块 比对 并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节纹辨识系统,包括一数据库、一指节纹撷取单元及与该两者电性连接的一处理单元,该数据库可供储存一对照数据模块,该对照数据模块包含有呈并拢状态的三指部的所有第一指节纹两端点位置、第二指节纹两端点位置及其相对关系的数据,该指节纹撷取单元可供撷取该三指部的指节纹影像,该处理单元可处理该指节纹撷取单元所撷取的指节纹影像,并计算取得该三指部的所有指节纹端点位置与相对关系数据、形成该对照数据模块并储存于该数据库之中及形成一待验特征模块并与该对照数据模块进行比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节纹辨识系统方面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佳安全性的指节纹辨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指节纹辨识方式,如本申请人早期申请的第105116036号《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指纹辨识系统》中国台湾专利的技术内容所示,其主要利用指节纹的形状、主线数量、分布位置、长度、相对位置,或是由中指的第一及第二指节的指节纹、食指的第一指节的指节纹及无名指的第一指节的指节纹,取出多个默认特征点进而围构成一预设多边形等方式来作为辨识特征。然而,上述辨识方式所采用的辨识特征点较少,所以相对的该较少的辨识特征点所能形成的几何图形等相对关也会较简单,因此安全性不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针对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及试做,进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公知指节纹辨识方式所存在的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指节纹辨识系统,包括一数据库、一指节纹撷取单元及一处理单元。其中,该数据库可供储存一对照数据模块,该对照数据模块包含有呈并拢状态的三指部的所有第一指节纹两端点位置、第二指节纹两端点位置及其相对关系的数据。该指节纹撷取单元可供撷取该三指部的指节纹影像。该处理单元与该数据库及该指节纹撷取单元电性连接,该处理单元默认有一默认符合率,且可处理该指节纹撷取单元所撷取的指节纹影像并计算取得该三指部的所有指节纹端点位置与相对关系数据、形成该对照数据模块并储存于该数据库之中及形成一待验特征模块并与该对照数据模块进行比对以得到一验证符合率,当该验证符合率大于或等于该预设符合率时,该处理单元判断为正确,当该验证符合率小于该预设符合率时,则该处理单元判断为错误。
本发明所提供的指节纹辨识系统,由于该对照数据模块包含有呈并拢状态的三指部的所有第一指节纹两端点位置、第二指节纹两端点位置等的12个指节纹端点位置,因此其最多便可具有12个辨识特征点,相对得通过该12个辨识特征点可使其相对关系具有较多变化,因此便可较具安全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指节纹辨识系统,其中该对照数据模块还可包含有该三指部的所有第二副指节纹的两端点位置,以由此使全部最多具有18个辨识特征点,相对得通过该18个辨识特征点更是可使其相对关系增加较多的变化,以进一步增加其安全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指节纹辨识系统,还可包括一设定单元,该设定单元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且可选取多个指节纹端点位置并设定其相对关系,由此便可依据个人需要而利用选择适当数量的指节纹端点位置来形成相对关系,以达到可调整安全性强弱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对照数据模块的设定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指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对照数据模块的数种相对关系态样,其中,A为折线,B为折线,C为几何图形;
图5为本发明的辨识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数据库 10 对照数据模块
2 指节纹撷取单元
3 设定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桂;刘兆轩;刘友淳;刘懿珊,未经刘文桂;刘兆轩;刘友淳;刘懿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5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