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显示屏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3892.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6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王拥宪;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F16M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屏 旋转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上底座上并用于固定装配车载显示屏的上支架,所述底座的横向两侧上对称安装有两道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上设置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块,所述上支架与两个滑块还分别采用一根轴销穿过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紧贴两根轴销的位置处还安装有与所述上支架连接的并可沿纵向摁压的摁压锁扣件,使得上支架与底座随摁压循环实现两者之间的锁住与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显示屏左侧、右侧均可分别旋转的安装结构,缓解使用者的颈椎的疲劳现象,并且只需要更小的运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显示屏多为固定式的安装放置结构,不方便主驾驶位的司机和副驾驶位的乘客查阅显示屏的内容,并且长时间查看显示屏会造成颈椎疲劳,是使用者劳累产生头晕等不适的症状,同时也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另外单轴旋转的安装结构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也得不到广泛的应运。
中国专利ZL201620489100.X公开了一种车载翻转显示屏,包括汽车中控台、显示屏和推杆;汽车中控台包括中控面板,中控面板中间设有显示屏容纳槽;推杆的一端连接在显示屏容纳槽的内,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显示屏的背部;推杆与显示屏的连接部位的下部重量大于连接部位的上部的重量。上述显示屏虽然能够翻转打开,但是其打开翻转方向固定,需要的安装空间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显示屏左侧、右侧均可分别旋转的安装结构,缓解使用者的颈椎的疲劳现象,并且只需要更小的运动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载显示屏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上底座上并用于固定装配车载显示屏的上支架,所述底座的横向两侧上对称安装有两道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上设置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块,所述上支架与两个滑块还分别采用一根轴销穿过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在紧贴两根轴销的位置处还安装有与所述上支架连接的并可沿纵向摁压的摁压锁扣件,使得上支架与底座随摁压循环实现两者之间的锁住与打开;当底座上其中一侧的摁压锁扣件打开时,其同侧的滑块与弧形滑槽之间解锁,所述上支架以另一侧所在的轴销为旋转中心,沿打开的摁压锁扣件所在侧的弧形滑槽转动,并带动车载显示屏旋转打开。
本发明利用摁压锁扣件连接上支架与底座,从而辅助固定锁住其相邻的滑块与弧形滑槽。这样,当其中一侧的摁压锁扣件被摁压解锁打开时,其同侧的滑块与弧形滑槽之间解锁并可沿弧形滑槽方向相对移动,此时,上支架即会以被锁住的滑块上的轴销作为旋转中心,并沿另一侧解锁的弧形滑槽转动,进而带动装配的显示屏单侧打开。本发明的双轴旋转安装机构中,由于摁压锁扣件锁住时,上支架与底座的“锁止”连接点与其相邻位置的轴线非常近,且“锁止”连接点处上支架与底座的配合可相对较松,这样,摁压锁扣件既可以实现相对锁住其相邻滑块,又不会影响滑块上轴销作为旋转中心的正常运动。同时,为了保证摁压功能的顺利实现,上支架可以采用弹性板等具有一定弯曲能力的板件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上支架上端面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立杆,在立杆上加工有用于与所述车载显示屏装配的安装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座的横向两端部上还分别加工有限制车载显示屏旋转角度的挡板。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限制车载显示屏随上支架的打开的角度,进而确保显示屏关闭和打开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座上还设有抵住所述上支架两端,并对对应上支架端部施加纵向弹出力的动力源件。利用动力源件的设置,即可以在摁压锁扣件解锁时,通过施加纵向弹出力的方式将对应位置的上支架以及显示屏的端部弹出,从而方便手工旋转调节打开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