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的蝶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73637.0 | 申请日: | 2018-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陈一鸣;王秀礼;安策;陈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15/02;F04D15/00;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泵管路系统 控制器 蝶阀 无线信号接收装置 无线压力传感器 阀门流量系数 压力信号反馈 参数关系 蝶阀控制 蝶阀装置 动态性能 阀后压力 阀门调节 阀门控制 管路压力 流量调节 相对开度 运行过程 再次检测 泵电机 泵流量 快速性 过载 预设 传输 反馈 监测 重复 优化 检查 | ||
本发明属于阀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的蝶阀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防止泵管路系统运行过程中泵电机过载,同时可根据泵流量特性进行流量调节。由无线压力传感器监测蝶阀阀前阀后压力变化,并将压力信号反馈经由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传输至控制器内,计算得出阀门流量系数和相对开度公式。预设控制器内PID调节参数Kp、Ki、Kd对系取值范围;当蝶阀阀门调节出现偏差时,调节PID控制器内的调节参数关系,优化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的目的。在此之后,再次检测管路压力,对系统进行反馈,检查实际现状是否满足管路要求。若满足,则结束调节;反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管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的蝶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泵或泵组的启动对原动机来讲属于轻载启动,一般情况下启动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对于某些大型机组来讲,尤其是混流泵机组,由于机组惯性大,启动困难,启动时有较大的启动电流,不注意启动方式的话,当管路的压力超过额定压力值,导致泵电机转速过大,从而出现电机超载的现象,对电网或电机都有损害,故需要在泵管路上设置控制阀。由于蝶阀开启和关闭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流体控制特性,很适用于泵管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蝶阀在管路中受使用压力和工作温度范围较小的影响,因此在较大流量场合下蝶阀难以实现对管路流量的精准调节。其次可靠性差,流量特性与被控制对象泵的泵特性不太匹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运行过程中防止泵电机过载,及根据混流泵流量特性进行流量调节的蝶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的蝶阀装置,包括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齿轮箱、高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直流电机、低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阀体;阀体后端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阀体上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直流电机相连;所述齿轮箱上方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内置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所述高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螺纹安装在阀体的进口段;所述低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螺纹安装在阀体的出口段;所述高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监测蝶阀阀前压力,所述低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监测蝶阀阀后压力,并将压力信号反馈经由无线信号接收装置传输至控制器内;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蝶阀阀杆的相对开度。
在所述控制器内部电路元件中,信号由无线元件,经过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由数字信号处理器处理,再传输至D/A转化电路,通过放大器电路进入保护电路部分,最后经由电压开关电路来控制调节直流电机的正反转运动,从而实现对蝶阀阀杆的相对开度的调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泵管路系统运行过程中防止泵电机过载,及根据泵流量特性进行流量调节的蝶阀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4测量蝶阀进口段压力P1、低压端无线压力传感器6测量蝶阀出口段压力P2,得出蝶阀进出口两端的动态压差ΔP,蝶阀后端管路上设置的流量计测量管路内的流量Q;
2.当压力信号反馈传输至控制器中,执行数字信号处理器中的控制方程,公式如下:
a、流量系数Kv公式为:
式中,
Q-管路内的流量,单位m3/h;
ρ-管路内介质密度,ρ水=1000kg/m3;
ΔP-蝶阀进出口两端的动态压差,ΔP=P1-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