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3256.2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超;廖国胜;廖宜顺;许芳婷;李玉;付毅群;余璇;龚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K3/06;C08J3/21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sbs 改性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100份、液体沥青5~20份、SBS 1.5~7.5份、液化溶剂5~20份、稳定剂0.1~2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SBS与液化溶剂在常温下进行混合,待SBS充分溶解后制得液体SBS;(2)将液体SBS加入液体沥青中,加热后搅拌均匀,并通过减压蒸馏装置回收液化溶剂,待反应不再产生气泡,得到液体SBS沥青混合物;(3)取基质沥青加热至120~140℃,将液体SBS沥青混合物缓慢加入到热基质沥青中,搅拌并升温后加入稳定剂,发育1~2h,在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混合后即得。本发明在有机环境中制备,溶剂可回收利用,增加溶胀速度,降低反应能耗,保证产品质量的品质,工艺简单,设备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路面施工所采用的SBS改性剂,因为其与基质沥青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有较大差异,二者在混合时相容性不好。在生产中通常使用胶体磨将SBS研磨剪切到一定粒径的微粒来提高其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上述过程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电机,能耗大。若不采用胶体磨直接将SBS加入基质沥青中搅拌发育,则需要保持温度在170℃以上才能保证SBS完全融化,维持高温会产生巨大的能耗,同时长时间高温加热也会导致沥青老化影响沥青性能。
经检索发现,专利CN 1618862A公开了一种液体沥青改性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固体SBS溶于有机溶剂中,使固体SBS变成溶液状,再向该溶液状SBS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通过乳化方法得到乳液状SBS,最后再回收乳液状SBS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液体SBS沥青改性剂改性沥青。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乳化沥青为乳液,在乳化过程中加入了水,并非在有机环境中进行,进而会导致沥青粘接度低、柔韧性差、强度不够等缺点,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过低,其粘度太小,施工时容易流淌,不能保证要求的油石比。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过高,就会使其粘度太大,且贮存稳定性不好,不利于贮存、运输和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常温下液化并在有机环境下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旨在解决SBS与基质沥青相容性不好以及液体沥青中含水的的问题,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使用有机溶剂溶解SBS并再次利用有机溶剂溶解基质沥青,增加了SBS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液化后的SBS微粒粒径属于微米级,更易与基质沥青发生溶胀交联,形成改性沥青。相比于常规的研磨热熔混合,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SBS与基质沥青溶胀时的温度,反应时间较短,有效降低了生产能耗,同时降低了长时间高温可能导致沥青老化的风险。本发明的反应在有机环境中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反应过程中含水导致沥青粘接度低、柔韧性差和强度不够的问题,有效保证所制备沥青的品质和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体SBS改性沥青,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基质沥青100份、液体沥青5~20份、SBS 1.5~7.5份、液化溶剂5~20份、稳定剂0.1~2份。
上述液体沥青由基质沥青与油性溶剂配制,其中基质沥青与油性溶剂的质量比为1:1~4:1。
上述油性溶剂选自柴油、煤油、汽油和机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上述液化溶剂选自甲苯、环己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上述稳定剂选自硫磺和硫化物中的一种。
一种制备上述的液体SBS改性沥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7.5质量份的SBS与5~25质量份液化溶剂在常温下进行混合,待SBS充分溶解后制得液体SB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