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3133.9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马烨;王忠长;李冬冬;赵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烨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污泥堆肥 调理剂 白刺 油饼 通气模式 间歇式 通气 复合微生物菌剂 水溶性有机碳 堆肥周期 多点取样 需氧发酵 总有机碳 温度计 腐殖酸 含水率 采样 堆体 混匀 取样 总氮 应用 自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自制的需氧发酵装置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利用白刺油饼作为调理剂,采用间歇式通气模式,进行城市污泥堆肥;(2)采用间歇式通气模式,每隔1h通气15‑30min,每天总共通气5h,每天用温度计测定堆体温度;(3)每2d取样测定含水率,pH值,总有机碳,总氮,水溶性有机碳以及腐殖酸指标;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应多点取样并混匀,一个完整堆肥周期为60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刺是著名的固沙植物,白刺果油食用已有100多年历史,长期食用白刺油可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脂症。开发白刺果的同时伴随着副产物油饼的产生。虽然少量的油饼可以作为饲料或肥料应用,但是其低营养、多糟粕、含有害物质等原因限制了其应用。如何合理处置白刺油饼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城市污泥堆肥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技术处理作为城市污水副产物的污泥。但是传统的污泥堆肥基本上属于自然堆肥,不仅堆肥周期需要3~6个月,而且堆肥产品质量也不高。这种自然堆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今所需要的快速高效处理污泥的要求,堆肥产品质量也难以控制,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因此,在进行城市污泥堆肥时需要添加一些调理剂提高堆肥效率。白刺油饼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污泥堆肥的调理剂。它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低,pH值偏酸性,可以克服城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含水率高,pH呈碱性的缺点,从而缩短堆肥周期,提升堆肥品质。同时通过城市污泥堆肥也降解了白刺油油饼中的有害物质,处置了固体废物,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白刺油饼作为调理剂应用于城市污泥堆肥是一种有前途的处理白刺油饼的方法,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目前,缺乏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自制的需氧发酵装置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利用白刺油饼作为调理剂,采用间歇式通气模式,进行城市污泥堆肥;
(2)采用间歇式通气模式,每隔1h通气15-30min,每天总共通气5h,每天用温度计测定堆体温度;
(3)每2d取样测定含水率,pH值,总有机碳,总氮,水溶性有机碳以及腐殖酸指标;为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样时应多点取样并混匀,一个完整堆肥周期为60d。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3kg污泥与1kg白刺油饼进行混合,补充 400mL蒸馏水,0.1%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匀后装入好氧发酵装置,在室内环境中开始堆肥试验。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堆肥周期为60d,高温期的温度为T>50℃,持续达28天,pH维持在6.0-7.5。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经过一个堆肥周期后,有机碳从最初的232g/kg 降低到186g/kg,总氮从18g/kg升高到24g/kg,C/N比从13:1降到8:1,含水率从62%降到28%,水溶性有机碳从18g/kg降到8g/kg(去除率56%),腐殖酸从24g/kg增加到35g/kg;以上数据说明堆肥成功。
本发明所述的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白刺油饼的调理剂在城市污泥堆肥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烨,未经马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3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