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2645.3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0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坚;施立发;王立涛;裴英豪;夏雪兰;张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 汽车驱动电机 成分重量百分比 连续退火 驱动电机 热轧工艺 杂质元素 高磁感 磁感 低铁 冷轧 铁损 热轧 制造 配方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C≤0.0040%,Si 2.80%‑3.10%,Mn 0.2%‑0.5%,P≤0.020%,Als 0.70%‑1.1%,S≤0.004%,N≤0.0035%,Ti≤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杂质元素,采用热轧工艺,并设计热轧、冷轧及连续退火工艺与配方配合,制得的成品铁损P1.5/50≤2.30Wkg、P1.0/400≤17.0Wkg、磁感B5000≥1.64T、Rm≥450MPa,满足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薄规格、低铁损、高磁感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保问题促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机动车的主流。随着国家大力度推进和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用于制造驱动电机铁心的电工钢产品成为提升驱动电机效率和轻量化指标的关键性材料,驱动电机特有的使用工况要求其铁心材料具有厚度薄、高频低铁损、高磁通密度、高强度等性能。目前,国内主流电动汽车生产厂商用于制造驱动电机的高性能电工钢材料大部分来自日本JFE和新日铁、韩国浦项等企业,为提升电工钢市场竞争能力,推进高端电工钢产品国产化进程,有必要开发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高性能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以满足驱动电机行业的严格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获得一种0.30mm厚度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成品铁损P1.5/50≤2.30Wkg、P1.0/400≤17.0Wkg、磁感B5000≥1.64T、Rm≥450MPa,以满足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薄规格、低铁损、高磁感的要求,使驱动电机性能得到有效提升,适应其复杂的运行工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采用合适的热轧、冷轧及连续退火工艺,其磁性能优异。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C≤0.0040%,Si 2.80%-3.10%,Mn 0.2%-0.5%,P≤0.020%,Als 0.70%-1.1%,S≤0.004%,N≤0.0035%,Ti≤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C+S+N+Ti≤90ppm;
优选的,所述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
C:0.0020%,Si:2.88%,Mn:0.21%,P:0.008%,Als:0.78%,S:0.0008%,N:0.0013%,Ti:0.002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S+N+Ti=63ppm)。
优选的,所述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
C:0.0022%,Si:2.92%,Mn:0.40%,P:0.010%,Als:0.95%,S:0.0009%,N:0.0010%,Ti:0.002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C+S+N+Ti=62ppm)。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汽车驱动电机用薄规格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制造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