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氏盐芽孢杆菌S6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2049.5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硕;李玮;郭青云;王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氏盐 芽孢 杆菌 s6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S61及其应用,该菌株已于2016年9月12日保存在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78。该菌株及其菌悬液或次级代谢产物对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显著拮抗作用,且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对环境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其涉及一株来源于察尔汗盐湖的嗜 盐菌及其生防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特氏盐芽孢杆菌S6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 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也越 来越严重。其中,镰刀菌干腐病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贮藏期病害之一, 常导致马铃薯块茎品质降低和商品薯率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其食用价 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主要采用 化学杀菌剂对其进行控制,但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措施不但不能遏制土 传病害上升的趋势,而且还会抑制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化学药剂的 频繁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生物 防治因其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安全的优点,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寻找生防菌资源,利用植物根 际有益促生细菌的拮抗作用,探索控制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途径,对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所研究获得的马铃薯干腐病生防菌株包括:萎缩芽 胞杆菌(Bacillusatrophaeus)、多产色链霉菌1(Streptomyces polych 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treptomycesglobisporus subsp. Globisporus)、锈赤蜡黄链霉菌(Streptomycesrubiginosohelvlus)、放 线菌DO1、一株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subtilis)、俄罗斯木霉(Tr ichodermarossicum)、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globisporus)。此外, 部分学者就马铃薯非亲和菌株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 丝细胞壁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部分 学者对拮抗马铃薯干腐病的机理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 寡雄蛋白处理能提高与马铃薯块茎组织苯丙烷代谢相关的苯丙氨酸 解氨酶(PAL)、肉桂酸脱氢酶(CAD)、肉桂酸羟化酶(C4H)和4 -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 抗性物质总酚、类黄酮及木质素含量也因寡雄蛋白处理而提高。
截至目前,关于特氏盐芽孢杆菌的研究屈指可数,许帅等人对天 津海底吹填淤泥的研究表明:特氏盐芽孢杆菌对黑麦草种子的萌发无 显著影响,但对黑麦草植物生长有促生作用。此外,陆文静等人所发 明的一种可降解木质纤维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中对特氏盐芽孢杆菌也 有所涉及。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盐湖湖泥极端环境中分离、纯化得 到特氏盐芽孢杆菌,并将其运用于马铃薯窖藏病害的防治的突破,使 得生物防治马铃薯窖藏病害成为可能,同时为盐湖等极端环境资源的 利用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从察尔汗盐湖湖水中分离纯化得到 的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S61及其生防应用,旨在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马铃薯干腐病生物防治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S61, 该菌株已进行保藏,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 址:中国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省微生物所实验楼五楼;保藏日期: 2016年9月12日;保藏编号:GDMCC NO:60078。
本发明特氏盐芽孢杆菌(Halobacillus trueperi)S61采用稀释平 板富集培养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革兰氏阳性菌,球形,有荚膜, 周生鞭毛,大小为0.6-0.8μm×0.4-0.6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未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2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的制备方法
- 包特氏菌减毒活菌株作为抗百日咳的单剂量疫苗
- 用于检测博德特氏菌属的方法
- 包含具有降低的反应原性的LPS的博德特氏菌疫苗
- 鉴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和英诺克李斯特氏菌的方法
- 巴氏杜氏藻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启动子及其应用
- (1S,3S)-3-氨基-4-(二氟亚甲基)环戊烷-1-甲酸和(S)-3-氨基-4-(二氟亚甲基)环戊-1-烯-1-甲酸在治疗耳鸣、急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梅尼埃病、图雷特氏综合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成瘾中的用途
- 特氏盐芽抱杆菌TCI66207菌株及其破菌液及破菌液的用途
- 一种利用肌酐处理特氏杜氏藻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 带有生物活性包衣的斯藤特氏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