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1701.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录文;陈随鹏;陈欣星;许玉周;徐振宣;陈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H02K15/14;G01B2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组件 角度调节装置 检测装置 第一输送装置 自动装配系统 控制器通信 第二检测 电机机壳 控制器 工位 第二输送装置 控制器控制 角度信息 人工监控 装配位置 装置检测 自动补位 自动检测 检测 | ||
1.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1)、第一检测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第二检测装置(4)、角度调节装置(5)、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控制器;
放置有转子组件的周转条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运行至第一检测装置(2)处,第一检测装置(2)对当前工位上是否有转子组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机壳通过第二输送装置(3)送至角度调节装置(5)处,并通过第二检测装置(4)对当前工位是否有机壳以及机壳的角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角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角度信息控制角度调节装置(5)工作,对机壳进行角度调整,直至第二检测装置(4)检测到机壳角度符合要求,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控制器控制第一机械手拾取处于角度调节装置(5)的机壳运行至转子组件上方,并将机壳套装在当前转子组件上成成品,同时将成品拾取后放置到第二机械手上,第二机械手将产品放置到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轨道(11)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周转条放置在第一轨道(11)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装置(2)发送的监测信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启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轨道单次进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还包括第一夹持机构(12);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处于第一轨道(11)的末端;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2)包括分别处于轨道两侧夹板(121),以及驱动两夹板(121)作相对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122);两块夹板(12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槽(123),两卡槽(123)配合后形成夹持转子组件的限位槽;所述夹板(121)上设置多个卡槽(123),相邻两个卡槽(123)的间距与周转条上相邻两个转子组件的间距相等,其中一个卡槽(123)处于第一轨道(11)末端的机壳装配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导向喇叭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动作一次后,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22)驱动两块夹板(121)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机械手将机壳套装在转子组件上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22)驱动两块夹板(121)相背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包括第一红外探头;所述第一红外探头对着机壳装配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包括第二轨道(31)、推送机构(32);所述第二轨道(31)的起始端与振动送料盘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轨道(31)包括左限位板(311)和右限位板(312),左限位板(311)和右限位板(312)之间具有供机壳通过的通道,左限位板(311)和右限位板(312)的末端连接有挡板,以使第二轨道(31)末端为盲端;所述推送机构(32)包括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处于第二轨道(31)末端的左侧,左限位板(311)上开设有供第三驱动机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右限位板(312)的末端与挡板断连;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将第二轨道(31)末端的转子通过断连处推送至角度调节装置(5)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机壳自动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5)包括转盘(51)、第四驱动机构(52);所述机壳被第三驱动机构推送至转盘(51)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52)驱动转盘(51)转动,以带动机壳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未经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7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