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塑料再循环系统的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1010.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 |
主分类号: | B29C48/395 | 分类号: | B29C48/395;B29C48/80;B29C48/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转动杆 进料斗 排料口 电机 废旧塑料 螺旋叶片 中轴线 废旧聚氯乙烯 电阻加热丝 再循环系统 电机负荷 搅拌混匀 开启电阻 连通壳体 外部空间 外侧设置 挤出机 加热丝 输出轴 壁面 共线 预设 加热 侧面 回收 运转 贯穿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再循环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开启电机;(B)开启电阻加热丝,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恒温5‑10分钟;(C)通过进料斗向壳体中加入废旧聚氯乙烯;(D)开启排料口,上述步骤中,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壳体的一个端面,并在壳体中延伸至壳体的另一个端面,转动杆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与转动杆的中轴线共线;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料斗和排料口,所述进料斗和排料口均连通壳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壳体的壁面内设置有电阻加热丝。本发明挤出机对废旧塑料的搅拌混匀效果明显增加,电机负荷小且能够长时间运转,大幅提高了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塑料再循环系统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树脂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合成材料,随着使用的增加废旧聚氯乙烯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将其回收利用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螺杆挤出机作为聚氯乙烯回收生产线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将废旧塑料融化并挤出成具有固定形状的材料,例如条状、板状等。之后再经过后续工艺进行造粒以实现废旧聚氯乙烯的再利用。
但是,传统的螺杆挤出机搅拌效果差,电机负荷高,无法长时间运作,回收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螺杆挤出机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塑料再循环系统的运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效果差,电机负荷高,无法长时间运作,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旧塑料再循环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启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旋转;
(B)开启电阻加热丝,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恒温5-10分钟;
(C)通过进料斗向壳体中加入废旧聚氯乙烯;
(D)开启排料口;上述步骤中,包括壳体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壳体的一个端面,并在壳体中延伸至壳体的另一个端面,转动杆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中轴线与转动杆的中轴线共线;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料斗和排料口,所述进料斗和排料口均连通壳体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壳体的壁面内设置有电阻加热丝。
通过上述结构,挤出机对废旧塑料的搅拌混匀效果明显增加,电机负荷小且能够长时间运转,大幅提高了回收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和排料口分别靠近壳体的两端,其中,进料斗位于靠近电机所在的一端,排料口位于远离电机所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加热丝的直径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的材质为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挤出机对废旧塑料的搅拌混匀效果明显增加,电机负荷小且能够长时间运转,大幅提高了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进料斗,3-排料口,4-转动杆,5-电机,6-电阻加热丝,7-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未经刘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双螺杆连续式密炼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螺杆挤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