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偏移能力的无线电能传输LCC-S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0522.6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张成良;朱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2;H02J5/00 |
代理公司: | 23211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能传输 参数设计 拓扑结构 发射端 抗偏移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拓扑结构电路 系统输出功率 补偿电感器 补偿电容器 改变系统 耦合机构 接收端 电路 输出 应用 改进 | ||
1.一种具有抗偏移能力的无线电能传输LCC-S拓扑结构的参数设计方法,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交流逆变电压源Uin,第一电容器Cp,发射端自感Lp和发射端内阻Rp,接收端包括接收端自感Ls,接收端内阻Rs,负载电阻Ro和第二电容器Cs;发射端还包括补偿电感器L1和补偿电容器C2;交流逆变电压源Uin的一端连接补偿电感器L1的一端,补偿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补偿电容器C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器Cp的一端,补偿电容器C2和第一电容器Cp并联,第一电容器Cp的另一端连接发射端自感Lp的一端,发射端自感Lp的另一端连接发射端内阻Rp的一端,发射端内阻Rp的另一端连接补偿电容器C2的另一端和交流逆变电压源Uin的另一端;接收端自感Ls、接收端内阻Rs、负载电阻Ro、第二电容器Cs依次串联;其中,发射端自感Lp和第一电容器Cp处于谐振状态,接收端自感Ls和第二电容器Cs处于谐振状态,发射端自感Lp和接收端自感Ls之间存在互感M;其中,k为耦合系数,Lp为发射端自感Lp的电感量,Ls为接收端自感Ls的电感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k为耦合系数,LCC-S拓扑结构输出功率极值点对应的耦合系数为:
定义参数:
a=ω2L1C2,
b=ω2L12,
A=(1-a)2,其中0<A<1,
B=RP(RS+Ro)
C=b(RS+Ro)2,
g=ω2M2,
此时对应的g的取值为
当系统线圈以及负载确定之后,kset、gset随之确定;
其中,Rs为接收端内阻Rs的电阻大小,Ro为负载电阻Ro的电阻大小,所述发射端自感Lp和第一电容器Cp处于谐振状态,接收端自感Ls和第二电容器Cs处于谐振状态,谐振频率与逆变器工作频率相同为ω,于是有:Lp为发射端自感Lp的电感量,Ls为接收端自感Ls的电感量,Rp为发射端内阻Rp的电阻大小,L1为补偿电感器L1的电感量,C2为补偿电容器C2的电容量;
(2)定义参数P为:
在步骤(1)kset、gset和系统线圈以及负载确定的基础上代入P的定义求出P;
另有:
代入P,通过式(16)推导参数A的取值;
根据式(5)求出参数C的取值;
(3)根据参数C的定义,求出参数b的取值,进而根据参数b的定义,求出L1的取值;
根据参数A的定义,求出参数a的取值,进而根据参数a的定义,求出C2的取值;
(4)系统工作区间的耦合系数下限值为kmin,系统工作区间的耦合系数上限值为kmax,有:
最后得出LCC-S拓扑结构的功率平缓输出区间即系统工作的耦合系数区间为kmin-k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05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