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70343.2 | 申请日: | 2018-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波;秦春秀;缪卫国;靳鹏飞;林春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N63/04;A01P3/00;C12R1/885;C12R1/07;C12R1/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洋 |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防菌 发酵代谢产物 微生物 解淀粉芽孢杆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壳聚糖 木霉菌 长枝 生物调节功能 肥效 环境友好 总活菌数 作用机理 轮斑病 小柴胡 柴胡 防效 毒害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为液体,其有效成分由长枝木霉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沼泽红假单胞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小柴胡碱和壳聚糖组成,并且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小柴胡碱的浓度为0.1‑0.8wt%,壳聚糖的浓度为0.5‑1wt%,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总活菌数≥5×107cfu/ml。本发明有效成分属于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下对茶轮斑病防效更好,且各组分均属于绿色的、环境友好的、无毒害的、兼有药效和肥效双重生物调节功能的活性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
背景技术
茶轮斑病又称茶梢枯死病。分布在全国各产茶区。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叶片染病嫩叶、成叶、老叶均见发病,先在叶尖或叶缘上生出黄绿色小病斑,后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大病斑,成叶和老叶上的病斑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湿度大出现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嫩叶染病时从叶尖向叶缘渐变黑褐色,病斑不整齐,焦枯状,病斑正面散生煤污状小点,病斑上没有轮纹,病斑多时常相互融合致叶片大部分布满褐色枯斑。嫩梢染病尖端先发病,后变黑枯死,继续向下扩展引致枝枯,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或扦插苗成片死亡。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从茶树嫩叶或成叶伤口处入侵,经7-14天潜育引起发病,产生新病斑,湿度大时形成子实体,释放出成熟了解子借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该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气温25—28℃,相对湿度85%一87%利于发病。夏、秋两季发生重。生产上捋采、机械采茶、修剪、夏季扦插苗及茶树害虫多的茶园易发病。茶园排水不良,栽植过密的扦插苗圃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凤凰水仙、湘波绿、云南大叶种易发病。
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是,采茶后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万霉灵2#)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700倍液,隔7-14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带来了农药残留、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利用拮抗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防治作物病害的优点逐渐显现,绿色生防制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对茶轮斑病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环境友好、无毒害。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微生物生防菌制剂,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为液体,其有效成分由长枝木霉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沼泽红假单胞菌及其发酵代谢产物、小柴胡碱和壳聚糖组成,并且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小柴胡碱的浓度为0.1-0.8wt%,壳聚糖的浓度为0.5-1wt%,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总活菌数≥5×107cfu/ml。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小柴胡碱的浓度为0.3-0.6wt%,壳聚糖的浓度为0.6-0.8wt%。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比例为(1-10)︰(0.1-10)︰(0.1-1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生防菌制剂中长枝木霉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的活菌数比例为(3-8)︰(3-8)︰(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0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