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挤压压制材料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4552.6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H·费希纳;L·塞巴斯蒂安;J·H·许内克;M·舍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北尔康普机器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24 | 分类号: | B27N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骏 |
地址: | 德国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挤压 压制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连续压机中制造人造板的过程中挤压压制材料垫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连续压机,压机包括压机机架(1)、至少一个上压板(5)和至少一个下压板(6),借助于支撑在压机机架上的压缸(7、8)对上压板和/或下压板进行加载,以调节设置在压板之间的压隙,由压板在入口侧形成入口区域,进入压隙的压制材料垫(M)在压缩阶段期间在该入口区域中被压缩,至少在入口区域中使上压板和/或下压板至少局部地周期性脉动地升高和降低,使得进入入口间隙中的压制材料垫通过借助于在入口区域中与上压板和/或下压板连接的压缸的多次周期性压缩和释放依次经历多个脉动变化的加压阶段和减压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连续压机中制造人造板的过程中挤压压制材料垫的方法,
所述压机包括压机机架(如具有多个依次设置的压机框架)、至少一个(可加热/被加热的)上压板和至少一个(可加热/被加热的)下压板,利用支撑在压机机架上的压缸对所述上压板和/或下压板进行加载,以调节设置在所述压板之间的压隙,
由所述压板在入口侧形成入口区域,进入压隙的压制材料垫在该入口区域中在压缩阶段期间被压缩。
背景技术
在此,优选在压机上部和压机下部中分别设有连续环绕运行的压带、如钢带,该压带在中间设有滚动体组件、如滚动杆的情况下支撑在压板上。压制材料垫在此借助压带被导入压隙中并且穿过压隙并在使用压力和热量的情况下被挤压成人造板或(连续)人造板条。人造板尤其是指纤维板或刨花板。纤维板例如可以是中密度纤维板(MDF)或者也可以是高密度纤维板(HDF)或低密度纤维板(LDF)。
原则上压板可分别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厚度,使得这种压板的入口侧区段相应地形成入口区域,在该入口区域中将压制材料垫压缩(至标称尺寸)。但优选规定,入口区域中的压板相对于连接其上的主压制区域具有提高的柔性或弯曲弹性,使得至少在入口区域中可调节上压板或下压板的柔性轮廓。对此有利的是,上压板和/或下压板(在入口区域中)具有比在主压制区域中更小的厚度。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一方面在入口区域中设置上入口压板并且另一方面设置沿着工作方向位于该入口压板下游的上主压板作为上压板和/或一方面在入口区域中设置下入口压板并且另一方面设置沿着工作方向位于该下入口压板下游的下主压板作为下压板。入口压板(在实践中通常也被称为入口板)优选具有比主压板(在实践中通常也被简单地称为压板)更小的厚度和因此更高的弯曲弹性。优选主压板和入口板均可被加热,例如设有用于加热介质的加热通道。
所述方法因此优选涉及一种连续工作的双带压机,其具有所谓的柔性压机入口,在该压机中可无极地调节入口间隙或者说入口嘴的入口轮廓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任意的连续弯曲线。
这种连续压机例如由DE 19740325C5公开。(多排)双作用的差动缸连接到入口板上,从而拉力和压力可以预定分布传递到上入口板或下入口板上以调节连续弯曲线。
基于这种压机在DE 19918492C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挤压压制材料垫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压制材料垫在入口阶段开始时在入口嘴的入口区域中被加压到标称尺寸以下并且因此其传热能力在加速的热供应下提高并且压制材料垫在预定的加压阶段之后在入口板之间的压隙扩宽的情况下被释放以实现减压。该现有技术是基于以下考虑:入口嘴的柔性或高弯曲弹性设计允许将最高加压区域沿压机纵向方向根据至少相应压制材料特性、相应垫高度、压制材料的相应散布密度沿压机纵向方向构造成可变的,使得在上钢带和下钢带之间并且因此在上入口板和下入口板之间的最窄间隙并不总是在同一位置上并且沿生产方向看在压机中相对较远。相反,根据DE 19918492C1应实现相应压制材料垫的提前压缩,其方式为:在入口间隙中已将其加压至标称尺寸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北尔康普机器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辛北尔康普机器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