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64417.1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沈雄;邓庭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建材 表面 污染 气体 散发 强度 实地 监测 装置 | ||
1.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舱主体,所述环境舱主体设置有用于与待测建材接触的底部开口,所述环境舱主体两端对称地密封连接有引风风管和出风风管,所述引风风管和所述出风风管的外端端部均设置有管道风机,所述引风风管和所述出风风管内均设置有多级活性炭过滤器和电子文丘里式气体流量计;所述环境舱主体顶部安装有多个恒流式气体采样泵,每个恒流式气体采样泵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空间中部位置的气体采样管;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空间等距离均匀排布多个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每个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集成有TVOC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所述管道风机、所述电子文丘里式气体流量计、所述恒流式气体采样泵、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均连接于微机控制系统并由微机控制系统供电,所述电子文丘里式气体流量计将测得的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空气流量信号实时传输给所述微机控制系统,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将测得的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污染物浓度信号实时传输给所述微机控制系统;所述微机控制系统测定并记录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污染物背景浓度,并控制两个所述管道风机的风量使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污染物浓度稳定;在30分钟内污染物浓度稳定的条件下,所述微机控制系统根据污染物背景浓度、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空气流量、所述环境舱主体内部的污染物浓度,利用污染源散发强度算法计算污染源散发强度;
所述污染源散发强度算法如下:
其中,S为建材的所述污染源散发强度,μg/(m2·h),V为所述环境舱主体的有效体积,1m3;Ct+△t为t+△t时刻的甲醛或者TVOC污染物浓度,μg/m3;△t作为差分时间,1/60h;Ct为t时刻的甲醛或者TVOC污染物浓度,μg/m3;CENV为环境舱主体6内部的污染物背景浓度,μg/m3;QFAN为所述环境舱主体的空气流量,m3/h;A为环境舱主体6的底部开口面积,1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舱主体的底面开口面积为1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风管与所述环境舱主体、所述出风风管与所述环境舱主体均通过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活性炭过滤器采用三级中高效活性炭过滤器串联,每一级中高效活性炭过滤器的厚度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舱主体、所述引风风管、所述出风风管、所述气体采样管均由不锈钢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在横向、纵向、竖向上分别等间距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式气体采样泵的数量为4个,所述气体采样管的数量为4支,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的数量为27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材表面污染气体散发强度的实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机控制系统包括液晶显示屏与人机交互控制面板、微处理器、PID模块、可控硅调压单元、RS485协议网络传输端口、RS232转接卡;
所述液晶显示屏与人机交互控制面板用于实时数据读取和人员操作;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文丘里式气体流量计测得的空气流量信号和接收所述集成式舱内环境传感器测得的污染物浓度信号,用于测定并记录背景浓度,用于向所述PID模块传输数字信号,用于根据空气流量信号和污染物浓度信号执行所述污染源散发强度算法;
所述PID模块用于将所述微处理器传输的控制风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传输给所述可控硅调压单元;
所述可控硅调压单元用于将所述PID模块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根据电压信号调节两个所述管道风机的转速;
所述RS485协议网络传输端口用于向外传输普通工业通信信号;
所述RS232转接卡用于通信接口转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4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