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2829.1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B60Q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庞红芳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鸣笛 音量 车载控制设备 音量自动控制 地理位置 存储介质 预设 车辆当前地理位置 音量恢复 最大音量 情绪性 驾驶 指令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并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预设鸣笛音量阈值以下,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未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车辆原始的鸣笛音量阈值以内;在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预设鸣笛音量阈值以下后,在接收到鸣笛音量恢复指令时,将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恢复车辆原始的鸣笛音量阈值。本发明可以在车辆进入禁止鸣笛的区域后,自动控制鸣笛的最大音量,能够自动避免驾驶人员下意识或情绪性的误鸣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的创新进步,人类通过研发的科技产品,不管是在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上获得相当大的协助。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
从具体和现实的方面来看,智能汽车较为成熟的和可预期的功能和系统主要是包括智能驾驶系统、生活服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位置服务系统以及用车服务系统等,各个参与企业也主要是围绕上述这些功能系统进行发展的。
目前,随着上海推行外环内禁止鸣笛的规定,很多司机因为下意识的操作,而违反规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扣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没有对鸣笛进行自动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所述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地理位置;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并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预设鸣笛音量阈值以下,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未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车辆原始的鸣笛音量阈值以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鸣笛音量自动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预设鸣笛音量阈值以下后,在接收到鸣笛音量恢复指令时,将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恢复车辆原始的鸣笛音量阈值。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按压鸣笛按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生成所述鸣笛音量恢复指令。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通过电子围栏系统确定所述禁止鸣笛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鸣笛音量自动控制系统,所述鸣笛音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当前地理位置;鸣笛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禁止鸣笛区域;鸣笛音量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是否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并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预设鸣笛音量阈值以下,在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未位于禁止鸣笛区域内时,将所述车辆的鸣笛音量最大值控制于车辆原始的鸣笛音量阈值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2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