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塑料配件的镀铬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62574.9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金诺塑胶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25D5/14;C25D3/38;C25D3/12;C25D3/08;C23C18/36;C23C18/24;C23C18/30;C23C28/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铬 塑料配件 汽车用 汽车塑料配件 成品稳定性 镀光亮镍 改性表面 化学镀镍 亲水性能 使用期限 稳定性强 电镀 镀酸铜 活化剂 结合力 能力强 前处理 预镀铜 钯活化 除油 粗化 镀层 改性 光镍 解胶 预浸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塑料配件的镀铬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除油、粗化、中和、预浸、钯活化、解胶、化学镀镍、预镀铜、镀酸铜、镀半光镍、镀光亮镍、镍封、镀铬,其中前处理过程中使用了改性表面活化剂,从而对汽车塑料配件进行改性,提高其亲水性能以及对镀层的结合力,其具有稳定性强、吸镀能力强等优点,使最终的电镀成品稳定性好、使用期限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塑料配件的镀铬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塑料表面电镀金属技术也不断发展。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不仅金属表面要经过电镀处理,作为汽车塑料配件也要做各种电镀处理。经电镀后的塑料制品,集塑料、金属的特性为一体,不但外观得以美的装饰,而且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赋予导电、导磁、焊接等新特性。
传统的塑料件电镀工艺主要包括除油、粗化、中和、预浸、钯活化、解胶、化学镀镍、预镀铜、镀酸铜、镀半光镍、镀光亮镍、镍封、镀铬这些步骤,其中粗化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亲水性和形成适当的粗糙度,以保证镀层有良好结合力,它是决定镀层结合力的关键工序。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汽车的塑料配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大部分的塑料配件边角很多,甚至还存在很多内凹性的孔洞,这导致其电镀制品质量的好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保证汽车塑料配件镀层的良好结合力以提高其吸镀能力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用塑料配件的镀铬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用塑料配件的镀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汽车塑料配件用固定工装固定送至除油槽对其表面除油后再对其进行表面粗化处理,粗化处理完毕后已送至中和槽中和处理;
(2)将上述汽车塑料配件用钯活化剂进行活化之后进行解胶,溶解吸附于钯胶核外层组份;
(3)将上述汽车塑料配件进行化学镀镍,使其具备导电性;
(4)将上述汽车塑料配件进行预镀铜初步衬底,然后进行镀酸铜操作;
(5)将上述汽车塑料配件依次进行镀半光镍、镀光亮镍和镍封操作;
(6)将上述汽车塑料配件移送至镀铬槽内完成镀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除油操作的具体步骤为,将汽车塑料配件浸没在50~60℃的除油槽中,用频率为15KHz-25KHz的超声处理10min,所述除油槽中含有45~60g/L的化学除油粉和3~5mL/L的改性表面活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粗化操作的具体步骤为,将除油后的汽车塑料配件用超声清洗5min,然后在5~10mL/L的改性表面活化剂中浸泡20~30min,浸泡结束后用超声清洗5min,然后将汽车塑料配件浸没在60~70℃的粗化槽中,所述粗化槽中含有400~450g/L的铬酐,350~400g/L的硫酸。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表面活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常温下将硝酸、次氯酸钾和过硫酸钠依次溶于水中并不断搅拌,搅拌完成后,将上述溶液置于40~60℃的恒温水浴箱中搅拌,并同时加入聚甘油、硅烷偶联剂和酯基季铵盐,搅拌的同时用频率为15KHz-25KHz的超声处理10min,即可得改性表面活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表面活化剂中各组分的配比为次氯酸钾8~12份、硝酸5~10份、过硫酸钠3~8份、聚甘油8~12份、硅烷偶联剂7~12份、酯基季铵盐6~11份、水30~5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汽车塑料配件的前处理过程中使用了改性表面活化剂,从而对汽车塑料配件进行改性,提高其亲水性能以及对镀层的结合力,其具有稳定性强、吸镀能力强等优点,使最终的电镀成品稳定性好、使用期限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金诺塑胶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郎溪金诺塑胶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2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金属拉链镀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拉链传送装置及电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