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环刺螠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2243.5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0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阳;丁勇;刘彤;陈文博;孙阳;张赛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装置 主管 网兜 连接管 单环 海肠 网箱 连通 冲力 底面敞口 平行设置 收集效率 水流冲刷 相对侧面 面覆盖 喷水管 喷出 沙层 上浮 网布 漂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环刺螠收集装置,包括底面敞口、在任一侧面上设有网兜(9)且其余面覆盖有网布的集螠网箱(11),还包括横向设在所述集螠网箱(11)与所述网兜(9)相对侧面下部的第一主管(1)、设在所述第一主管(1)下部且与所述第一主管(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12)连通的第三主管(3),以及与所述第三主管(3)平行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管(13)连通的第二主管(2);本发明通过喷水管喷出水流冲刷池底沙层,利用冲力使海肠冲出呈上浮状态,水流将漂浮的海肠冲进收集装置后部的网兜进行收集,与人工挖沙相比降低了成本、提高收集效率,降低了残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环刺螠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俗称海肠子,属螠虫动物门(Echiurioide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 neusta),刺螠科(Urechidae)。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的黄渤海沿岸,是我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富含蛋白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几年由于捕捞强度过大,资源已显不足,单环刺螠人工育苗、工厂化增养殖开始受到重视。由于单环刺螠有潜沙穴居习性,而且在沙中运动速度极快,如果采用人工挖沙过滤的方式不但会对苗种和成螠造成伤害,而且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在工厂化养殖中如何快速简便的收集苗种和成螠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单环刺螠工厂化养殖中,人工收集苗种和成螠时产生损坏、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环刺螠收集装置,包括底面敞口、在任一侧面上设有网兜且其余面覆盖有网布的集螠网箱,还包括横向设在所述集螠网箱与所述网兜相对侧面下部的第一主管、设在所述第一主管下部且与所述第一主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三主管,以及与所述第三主管平行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的第二主管;
所述第一主管与所述第三主管上分别开有朝向所述网兜的喷水孔;
所述第二主管上设有连接进水泵的金属管及牵拉圆环;
所述第二主管与所述第三主管上分别设有突出所述集螠网箱底面外的喷水管;
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三主管均为两端封堵的管子。
优选的是,所述网兜呈长锥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三主管的两端设有弧形板。
优选的是,所述弧形板为轴向折边的弧状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主管上的喷水管倾斜所述集螠网箱底面且朝向所述网兜方向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主管上的喷水管垂直所述集螠网箱底面设置。
本发明通过喷水管喷出的较大流速的水流形成水柱冲刷池底沙层,利用冲力使原处于沙中的海肠冲出且呈上浮状态,喷水孔喷出的水流将漂浮的海肠冲进收集装置后部的长锥形网兜进行快速收集,与人工挖沙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集效率,同时不会对单环刺螠造成损伤,降低了残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的底面视角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a-a截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b-b截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中第一主管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中第二主管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单环刺螠收集装置中第三主管整体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未经大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2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捕鱼笼的回收装置
- 下一篇: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