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钒钛磁铁矿尾矿中分选稀土精矿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61347.4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渊;邓冰;杨永涛;陈炳炎;廖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D1/00 |
| 代理公司: | 51238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琳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钒钛磁铁矿 回收利用 强磁精矿 稀土精矿 浮选 尾矿 强磁选工艺 资源利用率 高回收率 和谐发展 稀散元素 稀土矿山 稀土矿物 选铁尾矿 重选工艺 大型的 强磁选 弱磁选 再利用 多矿 分选 富集 重选 自然资源 废弃 品位 应用 发现 | ||
1.从钒钛磁铁矿尾矿中分选稀土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隔杂:将钒钛磁铁矿尾矿进行隔杂,得到隔杂尾矿;
(2)中弱磁选:采用中弱磁选去除所述隔杂尾矿中的次强和/或强磁性矿物,得到中弱磁尾矿;
(3)中强磁选:采用中强磁选去除所述中弱磁尾矿中的中弱磁性矿物,得到中强磁尾矿;
(4)强磁选:对所述中强磁尾矿进行强磁选,得到强磁精矿;
(5)浮选或重选-浮选或重选:对所述强磁精矿进行浮选或重选-浮选或重选,得到稀土精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隔杂是采用孔径为0.6mm的筛子进行,筛除所述钒钛磁铁矿尾矿中粒度为+0.6mm的物料,保留粒度为-0.6mm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次强和/或强磁性矿物包括钒钛磁铁矿尾矿中的钛磁铁矿及钛磁铁矿蚀变矿物的贫、富连生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中弱磁性矿物包括钒钛磁铁矿尾矿中的钛铁矿、橄榄石、云母和辉石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中弱磁选的磁场强度为0.28T,所述步骤(3)中的中强磁选的磁场强度的范围值为0.5~0.7T,所述步骤(4)中的强磁选的磁场强度为0.8~1.8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中强磁选的磁场强度为0.7T,所述步骤(4)中的强磁选的磁场强度为1.2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获得更高品位的稀土精矿,所述步骤(5)在进行浮选时,可提前进行分级筛选,所述分级筛选是指筛除所述强磁精矿中粒度为+0.074mm的物料,保留粒度为﹣0.074mm的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浮选时加入调整剂、捕收剂和起泡剂,所述调整剂包括NaCO3和NaOH,还包括AlCl2、NaSiO3、CMC或(NaPO3)6中的任意两种;捕收剂包括油酸类、膦酸类、膦脂类、烷基磺酸类、羟肟酸类、802号、804号、H894和H205中的至少一种;起泡剂为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起泡剂,包括210、J102、H103或Z2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重选-浮选是指重选和浮选联合工艺,即先对强磁精矿进行重选,得到重选精矿,再对重选精矿进行浮选;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的重选采用的是适于细粒矿物分选的重选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钒钛磁铁矿选矿尾矿中稀土矿物REO品位≤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3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