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60557.1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萤欧(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B60R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模块 电路控制单元 显示控制单元 显示控制模块 照明光学系统 自适应调节 导热硅胶 散热模块 匀光模块 散热片 聚光 环境光亮度检测模块 信号处理单元 散热负担 中心对齐 环境光 接插件 自适应 功耗 粘贴 | ||
1.一种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模块(1)、LED芯片模块(2)、聚光模块(3)、匀光模块(4)、显示屏模块(5)、环境光亮度检测模块(6)、亮度及显示控制模块(7),所述亮度及显示控制模块(7)包括环境光信号处理单元、LED芯片电路控制单元及TFT液晶显示屏显示控制单元,所述环境光亮度检测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环境光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环境光亮度检测模块(6)用于获取光亮度数据,并传递给环境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环境光信号处理单元接收从环境光亮度检测模块(6)传递来的光亮度数据,并计算分析出所需要的光源功率,所述环境光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LED芯片电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LED芯片电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LED芯片模块(2)接插件相连,所述LED芯片电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LED芯片模块(2)中的LED芯片发光,并对LED芯片的功率值进行调节,所述显示屏模块(5)与TFT液晶显示屏显示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散热模块(1)包括导热硅胶(1-2)和散热片(1-1),所述导热硅胶(1-2)粘贴在散热片(1-1)上,所述散热片(1-1)与HUD外壳装配,所述LED芯片模块(2)固定在粘贴有导热硅胶(1-2)处的散热片(1-1)上,所述聚光模块(3)、匀光模块(4)及显示屏模块(5)均与LED芯片模块(2)中心对齐,并自下而上依次固定于LED芯片模块(2)上,所述聚光模块(3)用于对LED芯片模块(2)出射的光线进行聚光处理和初步角度控制,所述匀光模块(4)用于消除LED芯片模块(2)经过聚光模块(3)后的亮斑现象,以及对从聚光模块(3)出射的光线作进一步的角度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模块(2)包括LED芯片组(2-1)和LED PCB板(2-2),所述LED芯片组(2-1)安装在LED PCB板(2-2)上,所述LED芯片组(2-1)设有至少两组,每组LED芯片组(2-1)包括至少两个LED芯片,所述LED芯片在LED PCB板(2-2)上排列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直线、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组(2-1)相互之间为串联连接,同一LED芯片组(2-1)的LED芯片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LEDPCB板(2-2)为铜极板或铝极板。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模块(3)包括阵列透镜(3-1)和阵列透镜固定件(3-2),所述阵列透镜(3-1)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阵列透镜(3-1)安装在阵列透镜固定件(3-2)上,所述阵列透镜(3-1)的透镜单元中心与LED芯片组(2-1)中心对齐,所述阵列透镜(3-1)的透镜单元对LED芯片组(2-1)进行聚光处理和初步角度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单元的面型包括但不限于球面、二次曲面、双二次曲面和自由曲面,所述LED芯片在LED PCB板(2-2)上排列形状的面积小于透镜单元面积的十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模块(4)包括扩散膜(4-1)和扩散膜固定件(4-2),所述扩散膜(4-1)安装在扩散膜固定件(4-2)上,所述扩散膜(4-1)用于消除LED芯片组(2-1)经过聚光模块(3)后的亮斑现象,以及用于对从聚光模块(3)出射的光线作进一步的角度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亮度自适应调节AR HUD照明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1)为非各向同性的微结构扩散膜,所述微结构扩散膜的微单元尺寸小于1um,所述微结构扩散膜的厚度为0.1-2mm,所述扩散膜(4-1)材料为PC或P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萤欧(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萤欧(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05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透视的定位VR眼镜
- 下一篇:一种放射诊断用阅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