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话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0502.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军;张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W4/16;G10L17/16;G10L25/21;H04M1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春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话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话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输入表明所述用户期望结束通话;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根据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或通信链路状态确定所述通话对方是否要结束通话;以及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或通信链路状态表明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的情况下,结束通话。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话的装置。利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通话的方法及装置可以至少部分的解决在通话对方希望保持通话的情形下,用户由于不知情而直接结束通话的问题,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可以利用通信终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听音乐、看视频、进行语音聊天、可视聊天等。其中,语音通话是通信终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很多场合下人们首选的信息交互方式。
语音通话有自身的特点,当一方挂断通话,而另一方还有未传递的信息时,则需要重新创建一次通话来传递其它信息,这会降低用户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话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其中所述用户输入表明所述用户期望结束通话时,响应于所述用户输入,根据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或通信链路状态确定所述通话对方是否要结束通话,这样可以帮助用户确定通话对方是否还有未传递的信息,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或通信链路状态表明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的情况下结束通话。
可选地,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和/或通信链路状态表征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以帮助用户得知通话对方还有未传递的信息,避免用户在不知通话对方还有未传递信息的情况下直接结束通话。
可选地,表明所述用户期望结束通话的用户输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对应于结束通话的操作、对应于手机关屏的操作或者通话过程中使接近传感器远离物体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通话对方是否要结束通话可以通过以下操作确定,第一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断开,或者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持续小于第一设定音量阈值,则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第二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且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一设定音量阈值,则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第三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二设定音量阈值、且持续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阈值,则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
可选地,所述通话对方是否要结束通话还可以通过以下操作确定,第一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断开,则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第二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持续小于第一设定音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第三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通话结束词,或者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通话结束词且至少一个所述通话结束词对应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三设定音量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结束通话,第四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一设定音量阈值,且所述音频信号中不包括所述通话结束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第五方面,如果通信链路状态为接通,在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二设定音量阈值、持续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阈值,且所述音频信号中不包括所述通话结束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第六方面,如果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通话保持词,或者通话对方发送的音频信号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所述通话保持词且至少一个所述通话保持词对应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的值大于第四设定音量阈值,则确定所述通话对方要保持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05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