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9414.9 | 申请日: | 2018-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坚宏;蔡中万;梁栋;刘兴辉;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威夏王陶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3/34 | 分类号: | C04B33/34;C04B41/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烧成 包装容器 陶瓷酒瓶 釉产品 成品检验 入窑烧制 调浆 上釉 修坯 注浆 装接 入库 二次烧成 加水混合 生产过程 陶瓷产品 陶土原料 脱水干燥 制造成本 成品率 坯浆 坯泥 坯体 陶土 模具 配制 周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包括调浆、注浆、装接干燥、洗修坯件干燥、上釉干燥、入窑烧制、成品检验和入库,调浆,将配制好的陶土进行加水混合,使粉状陶土原料形成坯浆,注浆,将坯泥注入到模具内;装接干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洗修坯件干燥;上釉干燥;入窑烧制;成品检验;入库。该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周转场地、制造成本和用工用资的降低,同时外观又能达到二次烧成品质的要求,提高成品率,有利于提高陶瓷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产品—包装容器:首先要确保瓷坯完全瓷化。同时要确保产品外观釉面光滑无缺陷,为实现包装容器外观的釉面光洁、无针孔、起泡的缩釉现象。在制陶和烧结过程中实行对坯件的二次烧成,即产品上好内釉后先入窑。对该产品实施瓷化烧成。促使坯件内无效矿物质成份充分挥发,无阻碍排出体外。再对烧结半成品进行二次上釉(即低温外釉)。使产品在二次低温烧制中坯件无挥发物使釉面在烧制时无阻碍溶解玻化。达到表面光洁无孔眼和釉泡、缩釉。
但现有的陶瓷包装容器在生产过程中要达到瓶体瓷化,普遍存在针孔、釉泡、缩釉等缺陷,成品率低,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常规实行二次烧成,即高温素烧,低温釉烧,此法占用生产场地大、劳动力和制造成本增加,生产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陶瓷包装容器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针孔、釉泡、缩釉等缺陷,成品率低,占用生产场地大、劳动力和制造成本增加,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包括调浆、注浆、装接干燥、洗修坯件干燥、上釉干燥、入窑烧制、成品检验和入库,其特征在于:
(1)调浆,将配制好的陶土进行加水混合,使粉状陶土原料形成坯浆;
(2)注浆,将坯泥注入到模具内;
(3)装接干燥,在脱水干燥过程中同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坯体,并对坯体进行装接,然后进行干燥;
(4)洗修坯件干燥,对脱水干燥后的坯体进行刮模线和洗坯,并对洗修后的坯件进行晾干;
(5)上釉干燥,对晾干后的坯件进行上釉,并对上釉后的坯件进行再次晾干;
(6)入窑烧制,将上釉后的坯件放入到隧道窑内进行烧制;
(7)成品检验,对烧制后的陶瓷成品进行检验;
(8)入库,将检验合格陶瓷的成品,进行登记入库。
优选的,所述注浆、装接洗修和上内外釉,保持场地空气流通,室内温度范围为28-32℃。
优选的,所述注浆过程中,利用隧道窑余热环经注浆台散热,浆台用闸板调节控制确保每张浆台散热均匀,浆台上方支架存放湿坯。
优选的,所述坯体洗修,要求表面光洁、无多缺肉、无模型接缝和无坯体针孔眼。
优选的,所述坯体上釉前,坯体含水率范围为2~5%,上完内釉坯体再流程中停留1天后,再上外釉。
优选的,所述坯件入窑前,严格控制坯件含水率在2~3%以下,表面无釉泡方可入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包装容器、陶瓷酒瓶、釉产品一次性烧成工艺,从成型工艺流程中严格控制坯件含水量,做到坯体不干不上釉,坯体不干不装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威夏王陶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武威夏王陶瓷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