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9113.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1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曲英铭;李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37252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种艳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电缆 弹性介质 偏移 网格坐标系 矢量波 速度场 逆时 偏移系统 震源波场 地震波 检波器 密度场 波场 高程 成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成像结果 成像条件 地震数据 应用矢量 互相关 横波 网格 纵波 传播 采集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及方法,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包括如下步骤:输入上覆液相弹性介质偏移纵横波速度场、偏移密度场、海底电缆地震数据、起伏海底界面高程;根据起伏海底界面高程进行曲网格剖分;将纵波速度场、偏移横波速度场、偏移密度场变换到曲网格坐标系下;计算地震波在上覆液相弹性介质中正向传播的震源波场;曲网格坐标系下的纵横震源波场分离;计算地震波在上覆液相弹性介质中逆时传播的检波器波场;曲网格坐标系下的纵横检波器波场分离;应用矢量互相关成像条件进行成像;输出弹性矢量波成像结果。本发明能够对起伏海底界面上覆液相弹性介质中采集的海底电缆数据进行准确的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球表面积70%是海洋,其75%是水深大于4500m的深水域,海洋及其水下固相介质中蕴含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油气资源作为经济赖以发展的“血液”,是地球矿产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海上油气资源约占总油气资源的40%,海洋油气勘探业务已成为国内、外大型石油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且目前全球重大勘探发现,约有一半的产量来自海洋。我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空间很大,深水油气勘探处于勘探起步阶段。
海洋油气勘探由于勘探开发虽然具有高成本、高效率、高回报等特点,但是其也存在很大的地质风险、工程风险和环境风险。现阶段相比于陆上勘探,海上油气勘探钻探数据相对较少,其整体地质描述主要依赖于地震数据。海上地震勘探中,海底电缆数据逐渐得到了应用,海底电缆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
当海底界面起伏构造时,会对地震数据的纵横波分离和矢量波成像产生严重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及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包括输入模块、网格生成模块、坐标变换模块、波场正向延拓模块、正向波场分离模块、波场反向延拓模块、反向波场分离模块、坐标反变换模块、互相关成像模块和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输入上覆液相弹性介质偏移纵波速度场、偏移横波速度场、偏移密度场、海底电缆地震数据;
网格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根据起伏海底界面高程进行曲网格剖分;
坐标变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将偏移纵波速度场、偏移横波速度场、偏移密度场变换到曲网格坐标系下;
波场正向延拓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计算地震波在上覆液相弹性介质中正向传播的震源波场;
正向波场分离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计算曲网格坐标系下的纵横震源波场分离;
波场反向延拓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计算地震波在上覆液相弹性介质中逆时传播的检波器波场;
反向波场分离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计算曲网格坐标系下的纵横检波器波场分离;
坐标反变换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将震源波场和检波器波场反变换到笛卡尔坐标系下;
互相关成像模块,被配置为用于应用矢量互相关成像条件进行成像;
输出模块,被配置为用于输出弹性矢量波成像结果。
此外,本发明还提到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起伏海底电缆数据的矢量波逆时偏移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输入模块,输入上覆液相弹性介质偏移纵波速度场、偏移横波速度场、偏移密度场、海底电缆地震数据以及起伏海底界面高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9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