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生物激光捕捞辅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8889.6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帆;韩龙;肖林;杜大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生物 绿激光 辅助器 捕捞 激光 捕捞器 激光传输光纤 捕捞装置 工作模式 激光辅助 激光扫描 柔性传输 柔性结合 扫描图形 照射方向 大水域 光效应 航行器 趋光性 灵活 绿光 深海 图样 聚拢 穿透 鱼类 光纤 扫描 吸引 搜集 发射 覆盖 | ||
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生物激光捕捞辅助器。它利用鱼类等水下生物对绿激光的天生趋光性,发挥绿激光的水下优越穿透性能、激光柔性传输光纤及激光扫描图样灵活多变等特点,通过对船/无人航行器载水下生物激光捕捞辅助器工作模式的控制,可灵活改变绿激光在水下的照射方向、扫描范围、覆盖深度或扫描图形等,实现在较大水域中对水下生物的绿光吸引,诱使基于驱光效应而逐渐聚拢起来;也可将不同长度的激光传输光纤与捕捞装置柔性结合于一体,利用捕捞器在不同距离处发射的多点绿激光,吸引其周边的水下生物进入捕捞器,它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捕捞效率和便于搜集深海稀少生物的激光辅助手段。
2.权利要求1中,水下生物捕捞激光辅助器由大功率LD绿激光器组、多路光束分束器、激光扫描器、多路传输光纤、CCD成像设备、总控制器及捕捞配套设备组成。
3.权利要求2中,大功率LD激光器组由460nm、488nm、510nm、520nm等多波段LD激光器组成,可根据不同水域的水质情况、不同的捕捞深度及不同生物的最佳趋光波长,对大功率LD激光器组的输出波长、发射功率与组合路数进行选择;多路光束分束器将大功率LD激光器组的输出光束分束,通过多路传输光纤到达水下捕捞设备的不同距离处,或将其中数路一并投射到激光扫描器上。
4.权利要求2中,激光扫描器为一微小型激光束方向改变装置,在总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吸引和引导水下生物进入捕捞范围的需要。可扫描出各种激光图形,如直径逐渐缩小的圆形,吸引激光扫描圈内外附近的鱼群不断向内圈集中;如不同张角的扇形,随船向两侧发射,以大角度吸引扇形区域内外的鱼群,引导其进入捕捞范围;如成几条直线状,向水下平台后侧发射,带领鱼群追随运动。
5.权利要求2中,多路传输光纤由多根不同长度的激光传输光纤组成,利用激光传输光纤的强抗拉能力,与大型捕捞设备或渔网的边缘暂时连接在一起,借助不同长度光纤输出端所发射的激光束,吸引和聚集渔网附近的鱼群。
6.权利要求2中,将CCD成像设备设置在靠近捕捞平台收拢端传送带附近,并利用从大功率LD激光器组分出的一路激光作为照射光源,它们共同对传送带上通过的鱼群依次成像;CCD成像设备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快速找出体积过小者,并发出警报,警示传送带旁监测人员将体小者挑出或放回水中,降低水下生物的死亡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夏光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88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释放海蜇的毛虾张网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活饵的收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