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增益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二阶段特征选择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58856.1 申请日: 2018-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8763344B 公开(公告)日: 2021-12-14
发明(设计)人: 于舒娟;张昀;朱文峰;何伟;董茜茜;金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16/35 分类号: G06F16/35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地址: 226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信息 增益 最大 相关 最小 冗余 阶段 特征 选择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增益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二阶段特征选择方法,首先根据信息增益算法初步选取特征词,得到特征词子集;计算特征词与类别之间的互信息值;计算特征词之间的互信息值;计算特征词的类差分度;计算特征词的类差分度差值;将类差分度差值引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进行二阶段特征词选取;本发明通过信息增益选取一阶段特征集合,同时将类差分度思想引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方法作为二阶段特征提取方法,进而提升特征集合选取的准确度,实现特征词的准确选取,解决现有特征提取分类效果差、计算量大以及特征冗余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增益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二阶段特征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能够获取到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特征维度也越来越高,尽管高维度能够让信息更加完整,但同时也增加了对分类器的要求,并且容易产生维度灾难的问题。文本的特征选取是从预处理过的文本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特征词集合,通过选择的特征子集达到降维的效果。传统的特征词选取的方法有信息增益(informationgain,IG),文本词频(document frequency,DF),χ2统计量(chi squarestatistic,CHI),词频-逆文本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等。这些传统的特征选取方法仅仅考虑了特征词与文本类别之间以及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特征词之间的关系,特征词之间可能存在冗余,即需要对特征词进行二次提取,去掉冗余。文献[姚海明,王娜,齐妙,李研,改进的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择方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50(9):116-122.]通过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relevancy,MRMR)选择特征子集,并且利用T检验(T-test),χ2算法(chi squarestatistic)等作为特征子集的评价函数。文献[陈素萍,谢丽聪,一种文本特征选择方法的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2):112-115.]比较了信息增益、期望交叉熵(expectedcross entropy,ECE)、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χ2统计量以及MRMR算法,最终提出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该文献直接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算法进行特征子集的选择,虽然保证了特征子集语义的完整,但生成特征子集的计算代价较大。为了减小计算代价,文献[李军怀,付静飞,费蓉,王怀军,基于MRMR的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计算机科学,2016,43(10):225-228.]提出了提出了基于TF-IDF与MRMR的二阶段特征选择方法。但文献[LB Xu,J Liu,WL Zhou,Q Yan,Adaptive Nave Bayesian Classifierfor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Webpage from Massive Network Data.Six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machine SystemsCybernetics,2014,1:127-130.]中实验表明信息增益算法分类效果优于词频-逆文本率TF-IDF算法。同时文献[任军,葛卫丽,陈家勇,一种基于类差分度的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中国科技论文,2015(20):2386-2389.]引入类差分度的概念,提出一种改进的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其核心思想利用类差分度,解决互信息方法未考虑到的特征项与类别之间关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文本分类任务选取更加准确的特征集合,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益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二阶段特征选择方法,实现特征词的准确选取,解决现有特征提取分类效果差、计算量大以及特征冗余等技术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8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