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临界CO2湿压缩热泵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57842.8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锋;殷翔;王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田洲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阀 热泵系统 压缩热泵系统 一端连接 跨临界 压缩机 制热量 压缩机进口 蒸发器出口 开度可调 判断准则 循环连接 液分离器 压缩 低环境 降低量 节流阀 能效比 气冷器 蒸发器 干度 开度 进口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临界CO2湿压缩热泵系统及其操作方法,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气冷器、节流阀、蒸发器、第一控制阀和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一端连接压缩机进口,另一端连接蒸发器出口。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开度可调的控制阀,以控制进入压缩机的进口干度,从而实现湿压缩,达到大幅度提高热泵系统在低环境温度下制热量的目的,而不降低或微小降低热泵系统的能效比。控制阀调节开度比实现湿压缩的判断准则是保证热泵系统COP降低量不超过5%,而制热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临界CO2热泵低环境温度下提升制热量的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冬季供暖,大量的依靠燃烧煤获得循环热水进行区域集中供暖,但同时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物。近年,煤改电,煤改气等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通过使用热泵技术,生产具有一定温度的循环热水,从而解决北方冬季的供暖问题,又不产生环境污染物。普通氟利昂工质的热泵,其所能生产的热水温度受限,尤其是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这就导致热泵的出水温度很难达到北方冬季供暖温度需求,这也就需要对供暖末端设施进行改造,诸如采用地面盘管形式供热等,且普通氟利昂工质始终是对环境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温室效应,最终都将被一步步逐渐替代。此外,氨热泵因其安全性的问题,在人口集中区域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而跨临界CO2热泵利用跨临界循环,热泵压缩机排气温度较高,获得的热水温度也较高,很好的解决了热泵出水温度不足的现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直接取代传统的锅炉,提供供暖管网足够温度的热水,即使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也能够获得满足供暖需求的热水温度。同时,CO2属于天然工质,环保无污染,ODP指数为0,GWP指数为1。跨临界 CO2热泵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能够在保证冬季供暖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北方供暖季节的空气质量和居住条件,缓解供暖压力。同时在低环境温度下也能够有效的提供足够高的水温,保证冬季尤其是在低环境温度下的供暖需求。
然而,对于区域集中供暖,CO2热泵的使用往往需要多台设备并行运行以提供足够的制热量,往往需要有足够面积的区域放置这些设备,而对很多的场合,实际并没有充裕的面积区域,因此,提高单机制热能力,提高热泵单位体积下的制热能力,将大大减小设备总占地面积,更有助于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在冬季供暖使用领域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临界CO2湿压缩热泵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提高CO2热泵的单机制热能力。在翅片蒸发器中,干度超过一定值,诸如0.8,管内沸腾的换热系数将大幅度降低,导致实际运行过程的蒸发器有相当一部分的管路换热效率低。采用湿压缩,可以减小换热能力较差的蒸发器管长占比,增加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大大增加CO2热泵的单机制热能力,大大减小区域集中供暖过程的设备占有面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临界CO2湿压缩热泵系统,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压缩机、气冷器、节流阀、蒸发器、第一控制阀和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第二控制阀一端连接压缩机进口,另一端连接蒸发器出口。
进一步的,压缩机为滚动转子压缩机,能够进行两相压缩。
进一步的,节流阀为开度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的,第一控制阀和控制阀为开度能够调节的流通阀。
进一步的,制热量负荷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第二控制阀完全关闭。
进一步的,制热量负荷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时,控制第二控制阀打开,调节第二控制阀和第一控制阀的开度比,实现压缩机的湿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临界CO2热泵系统最优性能下回热器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红水预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