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7153.7 | 申请日: | 2017-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玲 |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20;B29C64/205;B29C64/295;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管 分流孔 动力输出部件 自身轴线 分料槽 转动 动力供应机构 立体图形 分流板 分流式 跨距 成型 接通 动力接收部件 熔融态原料 旋转力传递 底部端板 弧形结构 排料端 旋转力 连通 驱动 | ||
本发明公布了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其方法包括,换向管接收或者产生熔融态原料,换向管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连接于第一动力供应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a,第一动力供应机构还包括与动力输出部件a连接并且可接收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至动力输出部件a的动力接收部件a,由动力输出部件a驱动换向管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换向管底部排料端连接有分流板,换向管的底部端板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且呈弧形结构的分料槽,分流板朝向换向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换向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分料槽可依次与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接通,并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可通过分料槽接通。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7年08月12日,申请号为:2017106885267,发明名称为“一种跨度可调的多轴式3D打印机”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成型设备,特别涉及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添加剂制造技术的一种形式,在添加剂制造技术中三维对象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创建出来的;3D打印机相对于其他的添加剂制造技术而言,具有速度快,价格便宜,高易用性等优点;3D打印机功能上与激光成型技术一样,采用分层加工、迭加成形,即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技术完全不同。
现有的3D打印机只能进行单头式打印,其功能单一,不能完成多个重复性图案的一次性打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一次性打印多个重复图案的3D打印机,并且多个挤出头之间的跨距可调,并且还可以定向的接通需要工作的挤出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立体图形的跨距分流式3D成型方法,其方法包括:
S1:换向管接收或者产生熔融态原料,换向管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且连接于第一动力供应机构的动力输出部件a,第一动力供应机构还包括与动力输出部件a连接并且可接收旋转力并将旋转力传递至动力输出部件a的动力接收部件a,由动力输出部件a驱动换向管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换向管底部排料端连接有分流板,换向管的底部端板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且呈弧形结构的分料槽,分流板朝向换向管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换向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分料槽可依次与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接通,并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可通过分料槽接通;
S2:当分料槽与第一分流孔接通,并且换向管的底部端板对第二分流孔封堵时;熔融态原料自换向管内腔流入至第一分流孔内,由于分流板的底部还设置有可接收分流板排出的熔融态原料的引导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支撑体,引导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分流孔相接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的底部排料端穿设于引导支撑体的底部平面,引导支撑体的下方连接有可接受自第一连通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的第一挤出机构,第一挤出机构包括与引导支撑体底部平面相固定的第一挤出支撑体,第一挤出支撑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连通孔相接通并且可接受自第一连通孔流出的熔融原料的第一熔流道,第一挤出支撑体的底部还安装有与第一熔流道的排料端相接通的第一挤出头;使得自第一分流孔流出的熔融态原料可经过第一连通孔、第一熔流道流入至第一挤出头,并由第一挤出头挤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玲,未经张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7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