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电解抬包中使用的脱硫剂及脱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6678.9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1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波;刘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波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C25C3/08;B22D19/04;B22D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磷生铁 铝电解 脱硫剂 抬包 中频反应 硫化物 纯碱 放热反应 设备要求 脱硫工艺 脱硫过程 脱硫效果 脱硫效率 温度损失 有效解决 制备周期 氟化钙 炉内衬 氧化钙 重量份 冷态 炉内 浇铸 浇筑 石灰 报废 沸腾 节能 腐蚀 引入 节约 环保 | ||
本发明针对铝电解磷生铁浇筑前涉及的脱硫过程,提供了一种铝电解抬包中使用的脱硫剂及脱硫方法,由纯碱、氧化钙、氟化钙、石灰等原料按重量份组成,脱硫方法是在浇铸抬包内进行脱硫,改变以往传统脱硫工艺在中频反应炉内进行的弊端,能够解决脱硫对中频反应炉内衬造成腐蚀和“回硫”现象,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通过脱硫剂中组分与磷生铁中的硫化物沸腾放热反应有效解决了冷态脱硫剂引入对温度损失进行补偿,对铝电解用磷生铁具有很好的脱硫效果,降低了企业因为硫份过高而报废磷生铁的速度,节约成本,为企业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其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电解阳极组装车间用磷生铁脱硫工艺,具体是一种铝电解抬包中使用的脱硫剂及脱硫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工业阳极组装在连接预焙阳极炭块与钢爪时,通常采用磷生铁水进行浇铸,使得炭块能够与钢爪紧密结合,且导电性良好,为下一步的电解生产提供合格的阳极组。由于企业磷生铁是循环利用的,当中的五大元素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不断发生变化,当中尤其以碳元素的损失和磷元素的富集最为严重,同时脱硫也成为生产中的一项难题。由于无法实现有效的脱硫,致使很多电解铝厂阳极组装为了去除磷生铁中富集的硫元素,不惜一切代价报废硫含量较高的磷生铁,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铝电解行业磷生铁脱硫技术研究主要是脱硫效率不高,且脱硫剂会在中频反应炉中发生反应而对内衬材料造成严重腐蚀,与此同时脱硫过程中易发生“回硫”现象等难题,致使脱硫效率不高。因此,本发明区别以往脱硫思路提出的一种新型铝电解抬包中使用的脱硫剂配方的研发和新的脱硫思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铝电解磷生铁浇筑前涉及的脱硫过程,旨在提高脱硫效率并解决加入脱硫剂发生吸热反应后降低浇铸铁水温度问题,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进行多组工业试验,找到脱硫主要影响因素并调整其成分含量,研发一种高效的脱硫剂与一种新型的脱硫工艺,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脱硫工艺对中频反应炉内衬材料造成的腐蚀,力使脱硫效果达到最佳。
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电解抬包中使用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纯碱60~70份
氧化钙15~20份
氟化钙 5~10份
石灰 5~10份。
本发明脱硫工艺脱硫过程是在浇铸抬包内进行,脱硫前须将脱硫剂均匀撒入抬包底部,然后将中频反应炉熔化的磷生铁水均匀缓慢倒入抬包内使其进行充分反应,最后扒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脱硫反应在抬包内进行,改变以往传统脱硫工艺在中频反应炉内进行的弊端,能够解决脱硫对中频反应炉内衬造成腐蚀和“回硫”现象,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通过脱硫剂中组分与磷生铁中的硫化物沸腾放热反应有效解决了冷态脱硫剂引入对温度损失进行补偿,对铝电解用磷生铁具有很好的脱硫效果,降低了企业因为硫份过高而报废磷生铁的速度,节约成本,为企业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方法其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节能,环保,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脱硫工艺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原材料:纯碱60kg 、氧化钙18 kg 、氟化钙10 kg、石灰 5 kg,加入反应锅中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波,未经韩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6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