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6078.2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顾文欢;杨宝泉;张迎春;苑志旺;康博韬;张昕;杨希濮;陈国宁;尚凡杰;李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谢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发 油藏 后期 储量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高气油比期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气饱和度相关性分析,建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岩心出口端含气饱和度指数关系式;2)基于步骤1)建立的指数关系式,并结合岩心出口端含气饱和度与采出程度关系、油气两相渗流达西定律,建立新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3)根据油藏实际累产气及累产油数据,利用步骤2)建立的特征曲线关系式进行拟合,得到关系式中的各系数项;4)基于步骤2)建立的特征曲线关系式求解得计算油藏累积产油量的表达式,并利用步骤3)中得到的各系数项,计算最大气油比条件下对应的油藏最终可采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评估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描述注气开发油藏油气渗流规律的理论基础,常用油相相对渗透率与气相相对渗透率比值符合指数关系进行表征,认为油相相对渗透率与气相相对渗透率比值和含气饱和度在半对数坐标系中符合线性规律。然而通过对实际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分析,油相相对渗透率与气相相对渗透率比值在含气饱和度处于中高阶段时,出现明显的偏离直线现象,现有的指数关系式不能准确表征中高气油比阶段的油气两相渗流规律。因此,需要建立能准确表征中高气油比阶段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气饱和度的关系式,并建立新型的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既能客观描述注气开发油藏油气两相渗流规律,提高可采储量预测精度,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研究周期,对准确把握油藏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中高气油比阶段新型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相渗实验中岩心出口端(下称出口端)含气饱和度关系式、出口端含气饱和度和采出程度关系及油气两相渗流理论,推导建立了新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为准确评估注气开发油藏高气油比期可采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高气油比期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气饱和度相关性分析,建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指数关系式;2)基于步骤1)建立的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指数关系式,并结合出口端含气饱和度与采出程度关系、油气两相渗流达西定律,建立新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3)根据油藏实际累产气及累产油数据,利用步骤2)建立的新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进行拟合,得到关系式中的各系数项;4)基于步骤2)建立的新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求解得计算油藏累积产油量的表达式,并利用步骤3)中得到的各系数项,计算最大气油比条件下对应的油藏最终可采储量。
所述步骤1)中,根据高气油比期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相关性分析,建立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关系式的过程为:
①根据高气油比期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的非线性关系,拟合得到高气油比期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比值半对数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的线性关系式:
式中,kroe为出口端油相相对渗透率;krge为出口端气相相对渗透率;Sge为出口端含气饱和度;a,b,c为方程回归系数。
②对步骤①的线性关系式进行变形,得到注气开发油藏开发中后期油气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气饱和度的指数关系式:
式中,d为方程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6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